年轻的时候,我们经常被大人责骂:“怎么还不懂事?这么大了……”但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才干算懂事。现在想来,大人们是盼望我们能够听取周围人的看法,做大人都认为是正确的事吧。也就是说不要和周围的人唱反调,处理好与大家的关系。
但遗憾的是,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就懂事起来的。
不管多大岁数了,如果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依然会摩拳擦掌,烦躁不安;看见他人一帆风顺,春风得意,便繁殖出爱慕之情,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赶上那样的好事。有的人明知道不现实,依然还要提出一些无理的请求或不现实的愿望…….事实上,有很多人都白发苍苍了,依然算不上“大人”,还是“不懂事”。但这样也没有什么坏处。
我所说的“大人”,并不是“一点儿任性的孩子气都没有”。
我们平常所说的孩子气,任性,自我中心等,其实是人的本性,生存的愿望,做事情的干劲,活力等几乎都是来自于此。
比如说,当我们遭遇到一个惨痛的失败或挫折的时候,我们会暗自下决心:“我不服输,我要东山再起,重新再来!”这种强烈愿望的源泉其实就是“孩子气或任性,自我中心”的情感。遇到艰苦时,使我们毫不示弱地与之作奋斗的也是这种情感。
那些所谓的被称为精英的人们在遭遇到窘境时常常穷途末路,毫无还手之力,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过于“懂事”了,失去了自我中心的力量。与之相比,那些任性的猛将,有着孩子气,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而能成绩一番事业。
所以说,“成为大人”并不意味着要把“孩子气”通通抛弃掉,而是应当将其用在适当的处所,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所作为。我们都应当控制这种才能,这就是所谓的“升华”,把无所害怕,想做就做的这样一种原始“孩子气”借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使之产生成果。
遇到任何事都能保持冷静的人,令我们尊重,但这种尊重中却往往带着害怕:时常带着“孩子气”的人,才是可爱的,潇洒的,同时也是大家爱好的一种人。
我爱慕它,更加渴望拥有它。孩子气,挺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