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君波:拍卖行的呈现已经转变了全部市场的结构,约70%的中高级货源都被拍卖行把持。但仍有一些渠道可以做交易,如艺术品展览会、古玩城零售店等。还有与艺术家的私人交易,但现在越来越难,因为现今多数私人交易都是借助拍卖行来实现的。不过这种交易仍有很大空间,如直接到艺术家委托的画廊购置作品,好的画廊信用度是可取的。也有人保持每周六到花鸟市场走走,但“地摊捡漏”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如香港收藏家李大鸣说,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个人捡漏尤其是得到大物件的机会几乎没有。但上述的其他渠道还是有机会,这仍需有好眼光。
专业学生可在拍卖行中实战成才
提问:我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的学生,请嘉宾指导,如何将所学专业和市场相联合?另外,拍卖行会承担培养收藏范畴人才的重任吗?(此问题获得本期文汇讲堂“最佳提问奖”)
祝君波:建议你首先要刻苦学习书法,这是中国艺术的基础,也是你实践的基础。第二,要浏览大批文献。第三,拜一个真正有实力的老师。第四,争取有实践机会到画廊或拍卖行工作,可以使你零距离接触文物(或者入博物馆)。
很多收藏范畴的精英都是市场培养出来的,市场担负着培养业内人才的任务,新人可边工作边从事学术研究。此外,假如我国的博物馆更开放一点,可以直接将在市场上发明的人才招募到博物馆去做兼职研究员。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博物馆从市场吸纳了很多鉴定人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