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或达8万亿。而一旦实现了这个数字,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今年前五个月全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362亿元,增加30.8%,这一数字比去年前六个月的收入还要多2000亿。(《扬子晚报》6月27日)
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加已经遭到一些财经学者的担心,没想到的是一夜之间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霸主美国。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第二的数字,虽阐明国家富饶了,但作为一个纳税人,开心不起来、高兴不起来,有的只是一丝担心和苦涩。
首先,虽然我国财政收入从数量上说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从比例上说大约是美国的1/3,然而我国GDP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5强。换言之,我国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例过高,实际上就是国富民穷的成果,是老百姓的缴纳税收过多的成果。
其次,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跃居世界第二,高速增加不是依附经济的大发展,因为财政收入增加速度已远高于GDP的增加速度。实际上我国财政收入的高速增加重要是依附高税率,这对于进一步进步国民生活程度,高税率带动物价上涨,尤其是对于减轻中小企业累赘,增进企业长远发展来说极为不利。财政收入与GDP的不均衡、不对称,实际上反应了我国居民税收累赘过重,社会财富重要集中在政府,而非藏于民间。
再次,当前我国的高速增加的财政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掠夺国民的土地财富实现的,实际上就是依附掠夺国民财富而富饶,在目前全国土地财政已超过万亿元。尤其在两税制下,当前我国处所财政中,土地财政占领很大比例,甚至已经超过预算收入,而且不管是土地财政的比例,还是土地财政总额都在快速增加。这不仅不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而且极易引起社会不稳固因素,激化社会抵触,同时进一步推动房价高速增加。
最后,我国的财政收入虽跃居世界第二,但是财政开支用之于民远不到世界第二。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而就从当前我国财政支出来看,收入是“取之于民”,但支出则没有“用之于民”,虽然近几年用在老百姓上、用于民生工程的财政多了,但是一个不可否定的现实就是我国的绝大部分财政收入是被各级政府和官员自身耗费掉、浪费掉,甚至是贪污进自己的口袋,仅三公花费一项差不多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成以上。
俗话说,民富才是真富,国富绝非真富,国家财政收入跃居世界第二对于老百姓来说绝非好消息。即使当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财富需要在必定程度上向国家集中,但是至少必须有一套科学、公平、合理的制度保障国家、企业、老百姓收入分配,而且要保障财政要“用之于民”。(起源:光明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