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等待的新版《红楼梦》目前已经在部分地面频道开播,TVS4也紧接在7月14日晚播出。昨天,南方台邀请部分红楼学家、观众及记者举办了一场小型看片会,两集看下来,争议点重要集中在剧中色调、美学后果太阴森,许多人物是像女鬼一样飘着走,活像《聊斋》。最让人无法忍耐的是,剧中无处不在的“ 唐僧式”旁白把人物想什么、干什么都巨细无遗地说出来,几乎是把原著照本重念了一遍。剧中过于文言文的台词与搭配上白话文的讲解旁白脱节,像在看一本有声读物,连曾在《百家讲坛》演讲过《红楼梦》的空间叙事艺术的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君也忍不住说:“难道我们不知道剧中人在干什么吗?是把我们当弱智吗?”
看得懂的《红楼梦》
旁白抢戏 人物关系被削弱
李少红之前的《大明宫词》等作品曾有配旁白的习惯,此次新版《红楼梦》也不例外,每5分钟就呈现的旁白讲解令一些观众烦不胜烦,有时甚至比台词还多,像黛玉的心理运动、小姐闺房的描写、变换的场景等都直白地说出来,有些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戏,经旁白一说反而显得很别扭,也削弱了情节的沾染力和内敛的味道,由始至终,就如同无法疏忽的“呜呜祖啦”一样没法好好观赏故事及人物之间的张力。一些观众感到没完没了的旁白,让这部电视剧更像是广播剧,而不是电视剧,印象最深的只有不断缭绕耳边的旁白,就是闭着眼也知道故事演到哪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学武讽刺道:“可以做成广播剧啊,那样盲人也能‘看’到。”张世君表现:“画外音讲解过度了,连刘姥姥喝醉了,都要旁述,刘姥姥已经喝了酒了,走路还东倒西歪,难道我们看不出吗?导演好像把我们当弱智了。”
桥段搞笑 薛姨妈堪比周星驰
新《红楼梦》剧照中,让网友们最不满的就是蒋梦婕扮演的肿眼林黛玉。从电视上看,这个胖黛玉与瘦宝钗站在一起确实有点胖,最多只能算清秀,缺乏古典风流美女气质。连黛玉进京都时从轿子里向外张望的镜头,也被一些网友称为像年轻版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进大观园用了综艺节目常用的音效,看起来很欢乐很现代。还有一组视频截图在网上被大批转载,分辨是“黛玉吐水图”、“薛姨妈喷茶图”和“湘云喷饭图”。陈晓旭版黛玉遮脸吐水,蒋梦婕版黛玉则是冲着镜头很粗暴地将一口茶水吐了出来;原著中的“薛姨妈喷茶”是一口茶水喷在了探春的裙子上,新《红楼梦》中的薛姨妈却像周星驰一样一口茶喷上了天;史湘云一口饭喷出来更是粒粒米饭呈抛物线状惊人地彪悍。获得好评的是最先出场的小宝玉,一张娃娃脸,举手投足间有顽皮也有乖巧,台词不那么艰涩带着孩童般的天真。
看不懂的《红楼梦》
姑娘们都成了“女鬼”
第一集开场不久,甄士隐在屋中打瞌睡,昏暗的光线,绰约的鬼影,还有那悲凉生哀、不时来几声惨叫的昆曲背景音乐,直接告诉观众,看的不是《红楼梦》,而是红楼梦鬼。宝玉挨打后做梦的那段,则将鬼片作风营造到极致。幽暗光影中,琪官突然闪现,活像一个皮影,木立在宝玉床前;不远处,投井而逝世的金钏儿独立角落,脸部轮廓含混不清。她俩用标准的冤魂口音对宝玉说着话,很像《驱魔人》中的镜头。快进、变速镜头被李少红用到极致,丫鬟小姐时不时就要“凌波微步”一群人就从院子的这一头忽然飞到了屋子的那一边,(有记者算过,最多是10秒内呈现6次变速镜头)加上鬼魅阴森的色调,每个人看起来都像女鬼,有记者表现:“活像一群怨妇,透着股哀怨的暮气。”
古典、现代大杂烩
新版《红楼梦》里虽然有大批旁白帮助,但大段的文言文可能会让一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有点累,此外,李少红应用实拍、虚拟、三维电脑特效等诸多手段浮现“太虚幻境”、“顽石补天”等场景,看起来很后现代,时而昆曲时而电子音的背景音乐共冶一炉,网友评道:“场景像《西游记》,画面像《聊斋》,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而李学武炮轰道:“上世纪50年代的旁白,200年前的昆曲,有点动漫感到的画面,小姐们鬼魅的身影,加电子音乐配乐和现代人的懒音,作风不一大杂烩,我真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干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