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代,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宋词,然后是经济,毫无疑问,宋代是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尔后是偏安一隅,脆弱无能。
在我的印象中,宋代像是一个早产的婴儿,孱弱多病。一直认为,宋代和明代应当是两个相互颠倒了的朝代。明代强势,有强盛的部队,坚强的战斗力,完整不同于宋代的孱弱。然而却是好汉无用武之地,明代的部队重要用于镇压倭寇,远不如宋代的战斗频繁。
而宋代则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时代,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礼仪,一昧的让步反而引来更加变本加厉的剥削,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从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后,一个崭新的王朝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黄金定律。在一片混乱中,北宋这个新生时代在一片等待声中登场。然后历经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英宗赵署就到了宋神宗赵顼。
赵顼,这是一个被历史埋没了的皇帝。只活了三十七岁。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如同中国历史上成千上百个皇帝一样,只有一个庙号。唯一使他发光的是王安石失败了的变法,还是作为配角呈现在历史书上。
隔了千百年,试问还有几人能记得那个年轻气盛的少年皇帝?还有谁能细细研读逝去了的历史?还有谁能想象那种深入骨子里的头疼?
赵氏家族有一种遗传病,所以赵顼经常犯头痛病,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赵顼就是逝世在这方面上的。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他大概是患的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吧。
宋代的积贫积弱使得他心力憔悴,只做了四年皇帝的赵署,早已失去重振大宋的信心。赵署逝世后,年仅十九岁的赵顼终于可以完成年少时候的幻想,殊不知,这只是一厢甘心罢了。变法失败,自然灾害,农民起义,诸多的压力迫使这个年轻的皇帝一点一点的走向逝世亡,最终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历史史料上的赵顼年轻气盛,急功近利。不考虑宋代的情况就冒然变法,以致变法失败。或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就是宋神宗一生的概括吧。
赵顼真的是被历史洪流埋没了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在登皇位之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杯酒释兵权,将领轮班制,流民湘军制……这些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武将的发展,宋代重文轻武的风气由此而来。这一系列的制度在当时确实增进了发展,解决了流民,集中了君权。但赵匡胤只能算是一代枭雄,而不是一个成功的霸主。这就是武将为帝特有的悲哀。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疏忽了长远的发展。可以说宋代成于太祖,败于太祖。时间证明,从他制定那一系列制度就注定了宋代的孱弱。
这一系列制度的弊病从宋真宗时代就开端浮现出来。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大弊病一直伴随到宋代灭亡。三大弊病的具体表现就是国库空虚,官员闲置,边防单薄。仅仅这些就足以让宋代积贫积弱。
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没有武将,而对武将的限制与鄙视是宋太祖这一生中犯得最大的错误。他害怕黄袍加身的事件重演,却疏忽了外敌的入侵,也疏忽了历史的自然规律。
而过度的重用文人只会适得其反,文人,书读多了,却容易优柔寡断,陈腐寒酸,只凭着几篇华丽的文章就能治国吗?这种想法未免太可笑了。有谁见过那些只知道吟诗弄弦,风花雪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上战场杀敌?在这里,我不是贬低文人,相反,我很敬佩文人,但文采好,只能阐明他是一个好的文学家,而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在冷兵器时代有的时候力量比智慧更重要。
神宗时代,国库空虚更为严重。宋代的天灾比较频繁。旱涝灾害不断,国库竟然连几十万的赈灾银都拿不出。皇帝大臣都为钱发愁。这些不算,每年增加的湘军,澶源之盟的纳贡。这些都让宋代更加贫穷。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