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进入上海幽默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幽默界元老周柏春。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其表演作风独树一帜,融各派冷面幽默于一体,又不失人文才情的调侃和嘲讽。
虽然曾在80年代的上海因为幽默戏而红过,但周立波“全国性”地红起来,是在他40岁之后。2006年12月1日周立波正式复出舞台,以其独创的“海派清口”先后上演了《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我为财狂》,一个人,一个提示夹,一张椅子,以上海话脱口秀的情势演出2个小时。
开端只是小范畴地热烈,后来变成全上海的一票难求;再后来,随着他的演出视频被传到网上,这个上海男人开端被全国国民接收。
不想当将军的厨师不是好裁缝,一句笑星发明的网络风行语,用来比喻当今艺人的多栖发展也看似合适。周立波就是这么一位艺人,不但在表演范畴大获成功,在投资、实业范畴似乎也干得风风火火。有知情人士流露,如今娶了实业家老婆的周立波年收入可能已近亿元国民币。虽然已跻身笑星富豪的行列,可人家一点也不得瑟,为新片《唐伯虎点秋香2》宣传,他仍不遗余力,而且还破例接收电邮采访,尽管他语出锋利,但他坦言,曾在沈阳待了半年,为了研究二人转,不过,最后他发明,二人转和自己想做的完整不是一个范畴,周立波表现,他与赵本山的艺术观不同,但假如他们有机会会晤,“我会叫他一声大哥,也会叫他一声老师”。但他不会像赵本山一样上春晚,因为他感到即便不上春晚,也有可能赚40亿。
啥都敢演就不敢碰农村戏
“我感到自己能演所有的角色,但是我绝对不会去演电视剧和农村戏。”《唐伯虎点秋香2》是周立波的银幕处女作,前后拍摄了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其间韧带还因为一个踢灯的动作拉伤了,不过,因为很爱好这个电影的剧本,周立波带伤拍完了自己的戏份。
周立波告诉记者,自己在片中基础所有的台词、动作和笑点都是他自己设计的,而且导演也很认可,并没有因此而和导演产生什么抵触。
如今,跨界成为了一个很风行的词语,那么,周立波作为一个舞台表演者触电大银幕似乎也和跨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此,周立波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论,“无所谓跨界不跨界的,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一直这么认为,舞台剧演员成为一位优良电影演员的可能性要比电影演员成为一位优良的舞台剧演员的可能性大得多。所以,我感到自己什么样的角色都能演。”尽管对自己的演技充满了宏大的信心,但是周立波坦言,自己绝对不会去演电视剧,不会演农村戏,不会再演古装戏,“我的形象决定我只合适演时尚都市戏,而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去做,我的下一部电影《分别专家》会在明年开机。”
[1][2][3][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