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派:馥华(80年)
新版红楼梦第一集开篇叙述得明白,到黛玉入贾府处,倒也利索,没有那么多旁白似乎也不好起篇。开篇因为是有神话色彩的前情要交代好,所以作风有李少红片子的鬼魅气味。道士、和尚、甄士隐、冷子兴、贾雨村一干扮演者选得还成,黛玉年少时的演员嘴唇厚了些……老太君的演员目前不甚爱好,少些富态,总觉应当圆润中不失威严。这部剧算不算好看的标准,大概就像小火炖高汤,只能看是否能把那些好食材的原汁原味慢慢地熬出来。
短评
抛“砖”可引“玉”
翻拍《红楼梦》,就好比贾宝玉衔玉而生,纵是本人再无造化,也会因这先天携带的“玉”而成为关注的话题。新剧《红楼梦》所衔的“玉”,正是《红楼梦》的原著本身,而且还是如假包换的一部石头记。
受关注是必定的了,而嬉笑怒骂本就皆成关注。感到电视剧拍得好的,自然是真感到不错;感到电视剧拍得处处皆败笔的,那也是真感到烂。
重要的是关注本身。关注电视影像的背后,是对经典原著的关注。作为四大名著的“首席”,《红楼梦》拥趸前赴后继,原因绝不止耳熟能详的宝黛爱情故事。我们对电视剧扔“板砖”,扔得越狠,只能阐明影像距离我们心坎“解读”出的经典的精华甚至皮毛还太遥远;我们对电视剧唱赞歌,也只因感到那些影像距离心坎的经典味儿很接近了。
如果不是原著经典,这部电视剧拍得再居心,充其量也不过是《大明宫词2》,或者是《人间四月天2》罢了。 87版电视剧《红楼梦》至少带领了70后乃至80后的整整两代人去接近文学名著《红楼梦》。抛“砖”是为引“玉”,进而“砖石”亦成“金玉”。如今,这一版《红楼梦》是否能带领85后、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去走近名著本身呢?但愿! (记者 李君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