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首都各大媒体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首都功效核心区行政区划调剂的批复。这是首都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何况,西城、宣武底本就是一家。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讲,宣南是北京的肇始之地。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在矗立于广安门外北滨河公园的“北京建城记”中这样写道:“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蓟之得名,源于蓟丘。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这是一个经过了众多的学者考证、论证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而它所依傍的正是莲花河水系和位于今广安门附近的蓟丘。从北京的建城到在原始的城址上建立起来的金中都城,先后延续了双2200多年。直到13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称汗,才放弃了金中都城旧址,而在其东北郊的什刹海畔,建起了一座以琼华岛为中心的赫赫著名的大都城。从而完成了北京城从莲花河水系到高梁河水系的转移。历史上的元大都城正是以位于今西城区境内的什刹海的东端,即万宁桥(曾称海子桥,又称后门桥)为基准向南北延伸的。其计划建设中轴线,又为明清北京城,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首都北京所继承和发展。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京文化又是宣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所以,他们之间是一种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宣南文化中的皇家祭祀文化、士乡文化、市井文化、梨园文化、儒商文化,乃至宣南文化所拥有的开放、融合、创新的特征,都为北京文化所传承、弘扬。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出于对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北京城划分成了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个行政单位。而60多年来,作为北京核心功效区的四个城区无论是城市建设、社会经济,抑或是市政交通、水电设施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背景不同,在城市发展上有所差别,这是必定的,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把西城、宣武两区合并成一个行政区,既是在新的形势下的一种需要,也是历史的一种必定。它对推动把北京建成为世界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也会使宣武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有较大的改观。
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行政区划调剂的这个大好机会,把首都功效核心区打造成为建设中国特点世界城市的示范区。朱祖希(作者系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教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