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鸡血、甩手,到“刘太医”的喝肉汤治癌症、张悟本的喝绿豆汤治百病等等,这些“养生乱象”频频让大众,上当上当。对此,很多读者建议,治理这些“养生乱象”既要“堵”,加大监管力度,还要“疏”。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应组织一批权威医学专家撰写健康教导读物———
真是感到被愚弄啊!
6月1日下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记者见到了前来就诊的窦女士。窦女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平时很关注保健养生。自从她看了张悟本讲座,便按他说的每天500克绿豆、50克甘草熬水喝,外加每天黑豆不离口。她认真地喝了三个多月,吃了三个多月,非但没收到好的后果,反而感到不太舒服了。接诊的邢燕军主任告诉她,甘草中有一种成分长期服用会使血糖升高。化验成果显示,窦女士的血糖、肌肝、尿素氮的值都比正常标准高。邢燕军提示患者说,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把持,肾功效也遭到侵害。今后饮食中要严格限制豆类等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肾脏的累赘,千万别这么猛吃豆子了。
窦女士听完懊悔不迭,气愤地说:“我看电视上也播,书也卖得火,周围那么多人都在认真地跟着学、照着做,我从没想过这东西还有假。为表孝心,我还给父母、公婆每人买了一本,全家人都很当回事,怎么会是这样的成果呢?真是感到被愚弄了啊!”
正规出版物咋也忽悠人?
家住省会和平东路的王大爷,说起那些养生保健书,情感有些激动。他说,过去我总爱信任小广告上说的新药、特效药、祖传秘方什么的,家人都反对,并给我做工作,说那些都是不正规的出版物,都是骗人的,不能信。可我现在买的都是正规的出版物啊,书上说作者也是这专家、那专家的。我正是冲着这些名气,这种信任,才把它们一一买来,并且很虔诚地信任它们。为什么到头来还是被忽悠了呢?“我搞不明白,这些假专家咋也能出书,上电视呢?”记者在采访中发明,王大爷说出了很多读者的心里话。
权威、好看的保健书太少了
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现,张悟本这样的伪专家之所以能火起来,可以说他头上的光环具有欺骗性,也可以说电视节目、出版社等幕后推手误导观众、读者。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明,市场上真正专家写的保健养生书是太少了。老百姓的医学保健知识和分辨才能毕竟有限,而那些伪专家令人眼花纷乱的宣传,很容易引人眼球,诱人上当。
在省建行工作的杨先生认为,张悟本被曝光后,他的书已下架,节目也停播,有关部门在抓“堵”的同时,还应抓好“疏”。否则,只堵不疏,今天出了个张悟本,以后还会呈现李悟本、王悟本。因为现在生活程度进步了,老百姓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会日益加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应当让科学的知识占据主导地位,加以正确领导。
专家写健康教导读物有些难
能否让真正的医学专家撰写健康教导读物?在采访中,记者发明,目前情况下,难度不小。实际上,许多专家很器重科普宣传,好多宣教都渗透在平常的诊治过程中。从省内各大医院情况看,大多数专家每天要出门诊、上手术、查病房、搞科研、带学生,每天沉重的工作内容,紧张的工作节奏,使专家很难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写科普文章。没有时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也受到资金的制约。省会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著名专家说,现在出版科普读物都要自己筹钱,又跟自己的职称提升没有关系,况且,写科普文章并不比写学术文章容易,科普也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所以没有政策、资金支撑,要让真正的医学专家集中精力撰写健康教导读物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唱“主角”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邢燕军认为,面对人们的养生保健需求和宏大的养生市场,需要有真正的专家及优良的健康教导读物唱“主角”。如果我们不下大力量去做这项工作,那些假的、歪的东西就会有机可乘,大行其道。特别是有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帜,曲解中医理论,更容易骗取老百姓的信任。对此,专家不应只是徒唤无奈,要利用一切机会多宣传科学保健知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