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身的戎装
可怜天下父母心,倘若不是生活所迫,又有哪个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在外经受流离之苦呢,班长在外面颠簸的这两年,父母在家更是如坐针毡,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心,看自己儿子在外面打工,父母只怪自己没有能耐,同时也对此也很是无奈。孩子寄回来的钱他们不敢乱花一分,全部都用在供老大,老二上学,哥哥们看到自己的弟弟在外辛辛苦苦打工供自己上学,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好在他们也很要强,都考上了幻想的大学,在上大学的同时不忘兼职当家教,基础可以自己供自己读书了,家里也逐渐的稳固了下来,这个时候父母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考虑一下老三的未来了。打工是为了生计,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老大老二眼看都要大学毕业了,也算是学有所成,信任以后的日子也不用过多的费心了,可是老三还在外面流浪着呢,父母甚至萌生了一种对老三愧疚的感到,终于再三的考虑之下,他们决定让老三去当兵并立即给他报了名。
一通急促的家电打乱了班长他当时的生活,好不容易适应了眼下的生活并在工作上略见了起色,现在身为传菜员的他很受老板的赏识,可父母的想法又不能违背,一时之间让他不知该如何是好。当兵?好陌生的词汇,要知道当时的他看上去是那样的弱不禁风,到了部队是铁定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方法,可同时他也深知自己打一辈子的工也不是措施,他也有自己的幻想,想要实现自己的幻想就不能局限在这个饭店的厨房之中。经过几天的思想挣扎,他打好了行李,如同当初离开故乡一样,返回了故乡,虽然谈不上荣归故里,不过行囊里比去的时候要多装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刚强,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处所。回到家里,父母的一汪泪水洗去了他身上所有的疲惫,他看到了在他的努力下大哥,二哥邮寄回家的那满墙的喜报,一切都值得。这就是他奔走两年的收获,同时也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一下了,于是他便批准了父母决定,踏上了当兵的征途。没有什么隆重的送别仪式,只是一个略显单薄的男孩胸带红花,紧跟着队伍前进的步伐,戗蹙的登上了他不知目标地的火车。回想,双眸在人群之中急忙的找寻着自己的亲人,多想在见一面啊,补上临别时那没有说出口的祝福,“父亲、母亲、大哥、二哥、保重身材,盼望你们生活的幸福”。就是这简略的一句祝福,却被无力的吹散在风里。
兵之初,大家都是怀揣着远大的抱负而来,只有他安静的度过着每一天,少了那个年纪所应有的轻浮,多了那么一丝的成熟和冷静。果然不出所料,他那单薄的身材在军营中基本无法立足,打来的那一天起,这样那样的病就一直纠缠着他,特别是水土不符,让他对任何食物都难以下咽,不过他却依然不动声色,直到新兵班长仔细的观察到他的不适,才这才说出自己的苦衷。可生活还在持续,训练还点展开,他如今面临的是一道简略的单选题,而被选答案却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硬着头皮保持下去,终于熬到了新兵下连,老天终于对这个被他百般捉弄的少年露出了一次微笑,团里让他去外出学习技巧,卫生员这一职务相对来说训练强度就小一些,如拾救命稻草一般的他当然是卯足劲的学,回来之后他成为了连队的卫生员。班长说他在部队这几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换过了很多的职务,先后担负过卫生员、副班长、班长、心理咨询骨干等,当上消息报道骨干也可谓是几经波折,而这些的职业都是他所热爱的,可以说是“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干什么的时候他把本职工作都完成的无可挑剔,并且非常爱好广交朋友,是营连里的“老好人”,大家无论谁有什么艰苦事,烦心事都爱好找他聊聊,几句过后问题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几年的军旅生活可谓是完整的重新塑造了他自己。当我问他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不假思索的答复道:“我学会了虔诚,忠,就是崇拜和格守;诚,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虔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意、没有二心。虔诚并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举动;在自己的工作上尽职尽责。”我惊叹,好一个革命军人,好一身的戎装。虔诚是什么?虔诚是革命军人寻求的一种高尚品德,它是道德的罗盘,是心甘甘心的奉献,是自我把持的内在在请求,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组成的拱形门中的那块拱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