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在今天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在于离婚后如何同自己的子女和再婚后家庭的子女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许多人都无法回避的事情,这个问题的并发症很多,若是不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抵触,就有可能上升成为夫妻之间新的抵触。
“爱人如己。”这句话真的很难很难做到。社会上的再婚家庭很多,再婚后的子女与新的父母、子女相互之间都会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我的小堂弟在我叔叔离婚后饱受后娘的苛刻,这些抵触在今天成为了他很大的心理暗影。在物质上,这些伯伯伯母可以帮助到他,但是家人并不能给予他一个孩子有父有母的童年。同样的两个孩子(他的继母还带着一个与他同龄的儿子),一个是跟着亲娘就会有很好的优待。
堂弟是我们的堂兄弟中年纪最小也最能干的一个,工作学习上都没有让家人费心。小小年纪他所说所想都与我们不同,对于生活的压力和紧急感远远超过了他的年纪。我叔叔因为不想给新家庭制作抵触而一味的对第二个妻子顺服,在家里堂弟是得不到家庭温暖的。
堂弟的母亲没有再婚,她告诉我说,现在她是一个人所以儿子可以随时来找她,同她一起生活,若是她有了一个新家,我堂弟就不会感到这么方便了。
我的同事再婚后无论如何对继子好,人家都不会领情。若是对孩子有过多的请求就会换来孩子妈妈的责难,最后逼着她请求老公要再生一个孩子。因为他们婚前都有子女,我想她的打算也未必可以成行。
我的一个朋友离婚五六年了,孩子归前夫抚养,对方因为离婚等原因要剥夺她对儿子的探视权利。不知道她如何同前夫签的离婚协议,他们总是会为了探望儿子的事情争吵,加上小孩子的不懂得,对她的疏忽造成她平时很少看孩子。
母子不常会晤,儿子又和父亲在一起生活,自然就会听父亲的话而排挤她。这样我的朋友就更难保持和儿子的关系,她总是想着孩子还小,等到长大了就会明白了,那个时候再和他搞好关系也不迟。
其实从小堂弟和同事的经历中,我很想劝解我的朋友,告诉她儿子之所以对她冷淡是因为八岁时,妈妈就离开了他。无论她有多么大的借口,婚姻带个她多大的紧急感,都无法让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懂得。这个孩子所能懂得的就是妈妈抛弃了他,妈妈离开了家。
还是同妈妈撒娇的年纪,还是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他已经要对面没有妈妈的事实。我想当开家长会时看到同学们给自己的妈妈笑闹着,看到下雨天其他的妈妈送来的雨具,难道他不会伤感,孩子不会难过吗?
朋友总是抱怨孩子不理她,却没有想到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母子之间的深厚情义怎能因为你和他的父亲离婚而断裂呢?!没有机会,总还是可认为自己制作机会去看到他的。母爱无时无刻都会展现,只要这份爱在母亲的心里就足够了。
这是一份无法放弃的爱,而孩子是我们父母无法回避的义务。
虽然很多事情是个人的意愿所不能把持的。但若是每个星期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孩子,这种母子之间的疏离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这也难怪后来孩子会不想见到自己的母亲。我就劝我的朋友早点儿同儿子建立亲子机会,哪怕每个周末一起吃顿饭也是好的。
若是孩子不给机会,我劝她要给自己这个机会。比如,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哪里读书去看看他,问问他的老师他近来好不好,功课是否跟得上。还有,就是知道他在哪里练琴呀,去参加运动呀,就找机会去看看他,哪怕不说话也好。至少在碰面的时候可以说上一句半句的,即使一次没有机会下次还是有机会的。
抵触出来了,就要想措施解决;只要不持续制作更多的抵触,总是会解决问题的。世上没有结仇的母子,看惯了的都是母慈子孝。
朋友对我说不想这样,担心会打扰到儿子安静的生活,现在的孩子不好说。她想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其实这样怎么可能影响他呢?平日碰到邻居还要打个召唤,何况是自己的妈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