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看到了审核文章的几位老师的作品,说是老师,其实年纪还没有我大,只是本人愚木,才疏学浅,况且古人留话,学高为师。故称仁兄、闲妹为师。本人在走入好心情之前,属井底之蛙类,所见所闻犹如凤毛菱角,实在汗颜。每每纵览书文杂志,网页横谈,名家荟萃犹如吸氧输血,生怕点撇错误。想说的是,在心情里拜读几位老师之大作,总有江河日下之余悸。哦,因生计所迫,许久不曾闻到墨海书香之浩瀚。不禁怀疑愚才被时代所淘汰。再览,非也。
只因老师之大作确属平庸之笔,无病之呻吟,无痛之难忍确属老师败笔之作。润人心肺之出色,或拉长缩短,或添脂抹粉,最终雕琢完工,人鬼不分。情危急险之情节,或轻描淡写,或絮叨如妇,收笔之余,无巅峰之波涛,余兴不尽。风花雪夜之浪漫,或扭捏做作,或无因而滂沱,或出人离奇,不敢苟同泱泱中华,世风如此日下之快。身旁琐事不很鲜少,未曾感受过国人之颓废。老师之败笔,究其因果属偏离生活,少于感同,少于入木三分之洞悉,也就少于情感之投入,也就不会有动情之佳作。在览心情文墨之残花败柳,也确有奇葩于其中争奇斗艳。
江南才子多出处,今时凤鸣占鳌头。时间有限,不曾尽数拜读,总感意犹未尽。一幅红豆,勾画降生间无数痴男怨女之相思。江南儿女性刚烈,横刀敢笑胡虏寒。舒心爽肺的字里行间,总能有些许的赏心悦目。添补头脑空白之余,还不忘出色之传送。拜读大作,深感中华墨海之深奥,款款娟秀犹如百花争艳。早知山外山之教导。今才知山外山之高耸,天外天之博大。也感叹学无止尽之精华。
愚人乃莽撞粗人也,识文少之可怜,性格犹如钢直,腹内不容半点污垢,今日所述,不曾有半点趋炎附势,也不曾想班门弄斧,只是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如有得罪,还请老师多多担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