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想来,并不完整是那样的。我们抱怨,心里不平衡,并不是我们没有得到,而是我们的期望太高,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太多。
人的愿望没有尽头,在得到一个后,就会转到另一个更高的愿望,一个一个接下去,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我就感到好像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
人的愿望太高的话,到头来或许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都在想如果我有两万块钱就好了。一天,这个乞丐无意发明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他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就把小狗抱回了他住的窑洞里,拴了起来。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城最著名的大富豪,他丧失小狗后很着急,因为这是一只很宝贵的狗。于是,他在电视台发了一条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酬金两万。第二天,乞丐出去乞讨。看到这则启事,便急不可待地抱出小狗想去领那两万酬金,可当他促匆促忙出去的时候发明酬金已经变成了三万。本来大富豪找不到小狗又把酬金进步了。乞丐不信任自己的眼睛,向前走了几步又返回来了,他返回窑洞,把狗又拴起来。果然,第三天酬金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等酬金涨到让人惊讶的时候,乞丐回窑洞抱小狗。可是小狗已经饿逝世了。乞丐还是乞丐。
乞丐没有机会吗?他其实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他没有。就是因为他的愿望太高,贪念太重。
想得到自己寻求的东西没有错,但我们只有好好把握自己,让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也就是在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时候,适可而止,达到自己寻求的目标就好了。
有一个无氧登山运发动,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运动中,在六千四百米的高度中,他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于是他停下来,与其他队员打个召唤就下山了。有人为他惋惜:再攀点高度,就可以跨过六千五百米的逝世亡线啦。他的答复:不,我很明白,六千四百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活的最高点,我不遗憾。
如果这个登山运发动是我们的话,我们是不是保持呢?可是保持的成果是什么?也许能超过那个逝世亡线;也许不能,我们在没有达到的时候保持不住,却把自己的生命搭进去了。这都是未知的。
真的,在现实里面,我们往往不怕拔高自己,就怕自己的高度超出不了别人。我们的寻求总是很高很高,我们的口号就是别人没有的我们必定要有;别人也有的,我们就比他先一步达到,我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不想比别人落伍。
我们想得到更好的东西的愿望和那个乞丐是一样的,总是认为下一个就是更有利于我们的,于是,就不断地调换自己的目标。下一个,再下一个……可是下一个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得到,真的是未知数。
“破釜沉舟”很悲壮,生活里的我们,不缺乏这样的悲壮者,总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基本不顾及自己的才能有多大,是不是能蒙受的了那个高度,是不是把一双本应当有支撑点的脚架空了。我们总是把幻想拧成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硬往上爬,全然不顾自己的周围已经险象环生。
凡事都应当有个“度”,超出这个“度”,说不定就物极必反了。就像那个橡皮筋是一样的,它有必定的弹性限度,你伸拉的力度超出它的弹性范畴,它只好断。
我们应当学习那个运发动的做法,知道自己的实力,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给自己的才能一个定位。绝对不可以去学习那个乞丐,不知深浅,到头来一无所获。
每一个人都想转变自己,这无可厚非。但是要认清形势,认识自己。找到一个适当的“点”,然后给自己一个定位。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定点!在这个定点范畴内运动,这样才可以做到最好,就像找到那个橡皮筋的弹性限度一样,在它的弹性范畴内把它拉的最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