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玄殿60年后“重回”故宫
占用单位与故宫签订移交协议书;故宫着手编制大高玄殿保护计划和维修保护计划
被占用60年后,我国惟一的明清皇家道观———大高玄殿将回归故宫博物院,6月11日,其占用单位与故宫签订《移交协议书》。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观察了这处伤痕累累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请求尽快腾退,修缮后向大众,开放。
古建长期处于失修状态
大高玄殿紧邻故宫神武门,作为皇家道观,它是紫禁城的组成部分。1956年,北京市国民政府确认故宫博物院拥有大高玄殿的房产权。期间,占用单位向故宫“借用”大高玄殿办展览。故宫称,由于属临时借用性质,双方仅凭口头协议,并未签订书面合同。
底本属于故宫博物院管理的大高玄殿,其古建长期处于失修状态。故宫方介绍说,部分古建有漏雨、下沉的状态,古建台基侵害比较严重,门窗等都为后期安装。同时,违章建筑的存在损坏了古建筑群的格式,也带来火灾隐患。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亟需进行全面的抢救性维修与保养。
腾退之路历经十余年
岌岌可危的大高玄殿,却成了腾退的“老大难”,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说,其难度甚至不亚于花28年才腾退成功的恭王府。
大高玄殿的命运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即便如此,其腾退之路也走了十余年。从1998年起,政协委员、古建专家等几度呈交提案或上书国家领导人,2001年还曾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批示,2008年财政部、北京市政府也参加腾退和谐,底本协商于2009年3月腾退的打算也未实现。直至今年6月11日,占用单位方与故宫博物院签订《大高玄殿移交协议书》。
故宫评估古建险情
昨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冯乃恩表现,大高玄殿北院、南院的所有古建都已交还故宫,但变电站、锅炉房和附属用房暂时还由占用单位应用,约定今年11月15日全部交还。记者在现场看到,同属大高玄殿的西院由另外一家单位占用,腾退时间未定。
目前,故宫已启动对大高玄殿的现场勘查,评估古建的险情。同时着手编制大高玄殿的保护计划和维修保护计划,待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批复后,将开展抢救修复。
孔繁峙表现,文物部门将查找大高玄殿原状的线索,包含其曾存放过佛像的照片等,并根据修缮后的情况,探讨如何向大众,开放。
- 观点
“毁文物后还得补偿,太悲剧”
政协委员建议文物腾退应保持依法行政
北京目前仍有古建被占用,大多是难在选址和补偿。对于大高玄殿通过补偿占用单位而得到腾退,部分委员认为该模式不值得推广。
委员刘绮菲提出,在文物腾退上应当保持依法行政。国家规定大高玄殿的产权是故宫博物院的,为什么故宫不能出来和占用单位打官司?“文物被毁成什么样了,占用者还请求补偿,这个事情太悲剧了。”
李里特等政协委员也呼吁,文保单位的腾退应制定法规,依法腾退,对于已新建场合的占用单位更应当立即腾退,而不是谈条件谈补偿拖着不走。
刘绮菲还认为,市文物局在文物腾退上不能脆弱,其职责就是保护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不能从现在这块土地上消散。“要守土有责,不能说文物部门是个弱势机构,别的机构都强势,你就一寸寸丢”。
- 腾退过程
1998年、2000年 全国政协委员刘炳森等呈交提案,敦请归还大高玄殿。
2000年 郑孝燮、罗哲文等古建专家发出《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
2001年 国务院相干领导对解决大高玄殿回归问题作出批示。
2005年 北京市政府报国务院关于推动旧城范畴内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工作的请示,其中包含大高玄殿的腾退问题,请国务院支撑。但由于腾退迁建涉及经费与用地问题,一直没有取得本质性进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