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保护计划而言,我们投入宋元粮仓遗址保护的资金预计在1.5亿元以上,对我们这个住房保障项目来说,无疑是一大笔巨额支出。”建设方也在“叫苦”。
荒谬:一边在“毁遗”,一边却在“仿古”
镇江市城投团体在介绍“如意江南”项目时表现,建设过程中一直重视优化三个空间:城市的物理空间、历史文化空间和功效集聚空间,其中后两项的着力点就是要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和优化人居环境。
“如意江南”的计划计划上也提出,要对古运河的历史进行收拾发掘,在运河由北向南依次设置京口驿码头、京口驿博物馆等内容,充分应用历史元素来表现古运河的人文文化。
林留根对此批评说:“像宋元粮仓这样的历史文化遗迹被毁弃殆尽,反而去造一些仿古的东西,这到底是在保护还是在浪费历史文化遗产?!”
按照7月10日的专家看法,“如意江南”在国家文物局批准宋元粮仓遗址保护计划之后才可持续施工。但建设方在回迁居民和资金投入双重压力之下,施工能暂停多久,也尚未可知。
文物保护、民生工程、政府财政等等多种因素交错,令宋元粮仓遗址在保与不保之间充满了抵触和悬念。有人说,对于镇江这个急需转变城市落伍面貌的文化古城而言,宋元粮仓遗址无疑是对当地政府的一道考验,保与不保,对文物保护来说,有着导向作用。
林留根表现:“大楼随时可以造,而文物古迹却是成百上千年历史积淀而成。一个城市毕竟是急功近利,还是为子孙后代多保存一些能够传播的东西,这是对当政者的一个严格考验。”
11日上午,镇江市政府作出决定,按江苏省专家评审看法,对遗址保护计划进一步充实完善。在国家、省文物部门批准该计划前,对保护范畴内的所有施工一律暂停。
千年粮仓上的这场开发商“强拆”举动,能否终结?人们把眼光投向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