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中国考古学鼻祖之墓被他1000年后人盗墓

时间:2010-08-10 17:2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新华网北京8月7日专电(记者喻菲)日前,和众多古墓被发明的过程类似,考古学家追随着盗墓者的脚印,在陕西省蓝田县发明了吞没在麦田与桃园中的一片近千年前的古代墓地。但让考古学家激动的是,这次他们在古墓中找到的是一千年前的先辈--中国考古学鼻祖吕大临。

  陕西省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评为2009年六大重要考古发明之一。考古学家共清算发掘墓葬29座,其中一座墓葬最为奇特。

  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说:“我第一次见到在真正的墓穴上方虚设两个空穴的墓葬。我们推测这是为防盗设计的。修建坟墓的人还想了很多其他方法,比如:墓里不用砖,墓道口很小,墓室上有砾石层,以至于很难让人找到。”

  毕竟是谁的墓采用了这么多的防盗措施?

  考古学家在墓中的陪葬品上发明了墓主人的名字--吕大临。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考古学家并不陌生,他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专家。出生于北宋书香官宦之家的吕大临所撰《考古图》和《考古图释文》两书,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基础。

  然而,考古学家并没有在这位青铜器专家的墓中发明青铜器。

  “吕大临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大多为瓷器,我们猜测可能青铜器已经被盗。”张蕴说,“出土的文物中有文房用具以及石头围棋证明了他是个典范的中国式文人。墓中的瓷器精美,可以看出他非常有鉴赏力,在生活上很优雅。”

  也许这位1000年前的考古学家深知古董多出自被盗古墓,所认为自己的墓做了精心的防盗设计。然而他的墓依然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

  张蕴说:“一开端发掘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墓没有被盗过。但是直到打开墓室后,发明西壁上有一个很窄的洞,与旁边的墓相连。可见盗墓贼对墓地很熟悉。”

  真正惊醒沉睡千年的中国考古学鼻祖的,竟是吕氏家族一个贪婪的不孝子孙。

  2006年1月,西安警方在蓝田县破获了特大偷盗古墓案,查缴文物89件(组),包含:西周乳钉纹铜簋,汉代朱雀铜熏炉、盖鼎、盘、镜、灯等。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组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中属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组),三级文物49件(组)。文物数量之大、级别之高均属罕见。

  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盗墓团伙的主谋吕富平居然就是吕氏家族的后人。吕富平承认自家就是看墓的。吕富平与另一名主谋被判处逝世刑缓期两年履行。被收缴的文物现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展出。

  张蕴说:“我们在吕氏家族墓地发掘的29座墓中,绝大部分在历史不同时代被盗过。我们发明很多勘察工具,盗墓贼应用的设备技巧甚至比考古学家的还要先进。除了陪葬品,我们还发明了盗墓贼的饮料瓶、圆珠笔、油灯等。”

  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文物近700件组,包含:瓷器、陶器、石器、铁器、金银器等。其中瓷器数量多、品相好,以耀州窑为主,器形包含瓶、盒、盘、碗、盖碗、樽、碟、壶等,皆属精美之作。

  考古学家在吕大临的弟弟吕大归墓中发明了一个铜渣斗,里面保存着明白的茶叶痕迹。

  张蕴说:“这是北宋时代可贵的白茶,深受宋徽宗的爱好。”

  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吕氏家族墓地发明一件核桃大小精巧玲珑的银质化装盒,盒内存留暗红色物质。经中国科技大学实验中心检测鉴定,为女子应用的胭脂。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孟凡人说:“这是宋代文物的一次重大发明,是我们懂得北宋上层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渠道,为我们研究宋代的历史文化供给了极为可贵的实物材料。”

  

相关阅读
  • 易卜生后人赞林兆华版《建筑大师》:很有力量
  • 盗墓者谈当年盗取安阳“曹操墓”文物的真相
  • 闫沛东亮曹操墓造假证据 称盗墓者都是"被雇佣"
  • 民国名将墓碑成香山游人餐桌 热心人寻后人修墓
  • 胡适的求真和“仗义说话”:劝陈独秀为后人留真迹
  • 《盗墓笔记》作者“被盗” 揭出版界潜规矩
  • 《盗墓笔记》作者称《黄河鬼棺全集》他人续写
  • 四川青神警方破获一盗墓团伙案 追回文物102件

    • 上一篇:中国大学生踊跃参与口述历史访问
      下一篇: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揭幕:美学体现在多方面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