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保卫战”令淡定的广州人前所未有地忧心忡忡
老广“扎扎跳”只为“救粤语”
两年前,在做“广州建城2222周年”的专题时,记者曾有一问:粤语可否会有下一个千年?
两年转眼过。眼下,这一场“粤语保卫战”,正愈演愈烈。
如果说,早前为电视台播音的争吵是个前奏的话,上周羊城晚报端出“越秀区一小学‘封杀’粤语”的报道就直接把这场保卫战推向了高潮。
从羊城晚报报料热线到QQ报料平台,从金羊网论坛到羊城晚报新浪微博,一片“硝烟弥漫”。其间,不乏言语激烈之辈。
尽管,连香港文化人梁文道也说了“广东话有排唔逝世得”,可是,一向淡定的广州人前所未有地忧心忡忡,在很多老广看来,目前已不是推广普通话的问题,而是到了要“抢救粤语”的时候了。
读者陈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可他却很痛心肠来电话表现,“女儿四年级了,对粤语居然只会听不会讲”。因为,陈先生娶了在广州出生的湖北媳妇。尽管这个湖北媳妇自己的粤语十分流畅,可依然习惯性地与女儿用普通话交换沟通,女儿的母语就是普通话,粤语只能听不能说。“我感到再过两代人,粤语就要灭亡了。”
很多读者都在表达一种怀疑:在广州,其实完整不存在推广普通话的阻力。现在的孩子,哪个不会说普通话?何以会到了要“封杀粤语”的地步呢?
古先生也是位老广州,娶的还是“西关小姐”,女儿上学之前,完整浸淫在纯粹的粤语气氛,极少接触普通话。“上一年级半年不到,已经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连广州话发音都带有国语腔,我们两口子还常常取笑女儿。”古先生不明白,我国的语文教导已上正轨,全广州都是普通话教学,学校怎么可能还会有推广普通话的压力!
尽管老广“扎扎跳”,可不少外地人还是无法懂得。
网友“灵感舒伟”就认为,平时大家都说“北上广”,可实际上广州在这三个城市中早就落伍了,论商业气氛不如上海,论文化底蕴不如北京,如果再不“推普”,以后只能被边沿化!学者易中天早在他的《读城记》里就百般拿粤语“开涮”,一陈广州不如上海和北京大气,二指广州文化基础是一种褊狭的地区文化,认定“广州的文化建设,也许当从推行普通话开端”。
可问题就在于,推广普通话为何要抹杀粤语呢?
曾与广州城里多名语言学家对话,他们都认为粤方言就是岭南文化的根,没有了这片“禽声鸟语”,岭南文化的特点也会随之灭亡。就如同老北京想要守住那些胡同与四合院,老广们也想守住自己文化的根。
在马来西亚行走时,最激动的莫过于当地华人对华文教导的坚守,而且这种坚守有宏大的回报:他们的孩子几乎都是语言天才,从中文到马来文,从英语到粤语,样样都拿得出手。
所以,在这个广州城里,普通话和粤语,从来都不应当是单选题。
本期栏主:胡伟民
文字收拾:羊城晚报记者 林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