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照顾一对年迈的日本姐妹为由,她们的48名中国家属来到日本申请“低保”,其中32人获得批准。这一事件经报道后立刻在日本社会和中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日本警方认为这是一次有预谋的“骗保”举动,而这批华人则坚称,他们是日本人的后代,回到日本理所应当。双方各执一词,未来去留仍在争辩中。
集体赴日领“低保”
据最新报道,这批赴日华人中尚未获得“低保”人士的申请程序已被暂停。另外警方已就此事展开了全面调查。
这48名赴日华人均来自于福建省,他们在来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其中的46人就在不动产者的陪伴下向大阪市的5个区役所申请了生活保护,即“低保”。由于涉及人数众多,区役所特别派人前往申请者住所调查,证实了他们的确生活窘迫。最终,其中32人申请成功并总共领取了7月份的生活保护金241万日元(约18万元国民币)。大阪市政府一名官员表现,这是大阪市有史以来首次遇到如此大范围的外国人亲属申请日本生活保护费。
据懂得,让他们来到日本的是目前居住在日本大阪市的两名70多岁的日本籍姐妹及她们的哥哥,这3位老人是中日建交前遗留在中国的日本人,2008年她们通过DNA鉴定断定了与日本亲人的血缘关系而获得了日本国籍。之后,3人于2009年初以照顾老人为由,为他们的子女以及子女的配偶、孙辈等多人提出了入境申请,也就是这48名赴日华人。今年5月,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日本出入境管理局的批准。
这一事件的产生立刻引起了日本各界的警觉。区役所人员认为:“这么多刚来日本的外国人突然都来申请生活保护,太不自然了。”大阪市政府也猜忌不动产业者参与了“贫困商务”,请求入境管理局对外国人进入日本进行严格审查,同时重新审查这48人的去留资格。另外,由于这批来日华人不会说日语,陪伴他们办理低保业务的房屋中介人员成为了日本警方追踪的要害人物。
赴日目标引争议
对于这批华人赴日申请低保的动机,日本各界众说纷纷,日本警方更是有“骗保”一说。但不可否定,多数日本人认为这些人是抱着利用日本福利制度中的漏洞而来到日本的。
近年来,大阪成为了日本接收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多的城市,由于在大阪外国人的“无养老金一代”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所以与缴纳保险金的养老金领取者相比,享受“低保”者反而能领取到更多的费用,因此到大阪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华人的身影。这种情况下,这批华人集体申请“低保”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对于以获得低保为目标入境的说法,这批华人的代理律师极力否定,他说,担保人是与担保对象来自同一个处所的华人,在情势上是存在“抚养意识”的。而且这些华人到日后也盼望进行工作,但由于经济状态的转变,他们提出了低保申请是在情理之中的。
同时对于家族成员被猜忌骗保一事,日本的年迈姐妹也感到非常委屈,姐姐林爱英含泪说,我们是日本人,有日本的血统,我们只是想一家人回到日本好好生活,如今却被猜忌……
在已经获准低保的32人中,有3人表现是来日本后才得知有“低保”这项制度。一名28岁的男子坚称,我们都是日本人的子孙,我们回来是理所应当的。为了来日本,他们每人都花费了约1万元国民币购置机票等,其中部分甚至是借的。
议论背后引沉思
根据有关规定,从人道主义出发,日本相干法律是同样实用于在生活上遇到艰苦的外国人的。也就是说在日外国人也可以向居住地的政府部门提出低保申请。
那么这批华人赴日申请低保事件为何会引发众议呢?
据分析,一方面,根据日本《出入国管理以及难民认定法》的相干规定,有可能在生活上给国家或处所公共团体造成累赘的人员不得入境。从大阪政府角度来讲,这46名华人暂时没有经济起源,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申请了“低保”,从某种角度上给日本造成了必定的经济累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