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三仄尾”及其他(2)

时间:2010-07-16 16:51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三、对于孤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近体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七言诗这个“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就叫犯孤平,是大忌。在唐人的格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但孤平可以通过特定的平仄格式拗救,就是补偿。如第三字用了仄声字,就要在第五字救过来,成为仄仄仄平平仄平的句式。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毛泽东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其他一著名诗人也没有用孤平的诗句。
  在一九八一年版的《读诗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其作者提出,当诗句呈现仄仄仄平仄仄平时,可以用平仄仄平仄仄平予以相救,表面看来,诗句中除了韵脚是平声字外,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都是平声,应当不算孤平了。奇怪的是在唐诗中竟找不到这种句式,没有措施,只能委屈它了,把它作为拗句,一个句式的正确与否,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但重要还是要对照唐诗的利用情况加以比较。因此这种拗救方法不能成功。
  
  四、对句相救“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在观赏唐诗中,会发明一个规律,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在一联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上句在一个平声处用了仄声字,那么对句必定要把一个仄声字换成平声字,这也是唐诗格律严格之处。举个例子:对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上句第三个字用成了仄声字,成为仄仄仄平仄,那么对句的第三个字就要换成平声字,成为平平平仄平予以相救。反之亦然,对于其他地位上的字变更也应当按照这个规律变更。如:
  《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
  由于这种对句相救规定,对声律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利益,也就是说救与不救,在唱诗、读诗时感到它们的差别不是很大,于是到了宋代,才不强调对句相救,顺其诗人自然。
  时至今日,仍然还采用对句相救的朋友已经不是很多了。
  
  笔者的几点学习心得,万万做不得定论,仅作交换之用。 

相关阅读
  • 诗歌的格律及其他
  • 坛-圈-屁及其他
  • 报纸上的福利及其他
  • “品牌市长”、“炮手市长”及其他
  • 倚门卖笑及其他

  • 上一篇:唐骏,永远支撑你!
    下一篇:惊闻“绿坝”成“驴坝”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