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文学作品商品化的这些年,有三个现象值得我们沉思。一个是我以前说过的余秋雨现象。他将知识分子一脉传承的人文精力的火种成功地带入了寻常百姓家。另外两个是琼瑶现象和金庸现象。琼瑶的言情小说是商品,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商品。但他们作为商品的作品却能经久不衰,是什么力量使然?琼瑶所描写的虽然也是三角的、四角的恋情,但却道出了人世的真爱,歌颂的也是美好的情愫;金庸所描写的虽然也是一个个血雨腥风的江湖,但却表现出了对社会的,对人生的思索。抛却了言情的琼瑶还是琼瑶,抛却了武功的金庸也还是金庸。而今天的大部分作品呢,去掉了那些床第、暴力等嘘头和猛料之后或许只剩下苍白的脸皮和满纸的荒谬了吧。
还是那句所有爱好文学的人都知道的老话——“文学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为商品也好,作为人们的精力粮食也好,只要它是源于生活而有高于生活的,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同样,它要是脱离了生活,那就等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多思考一些社会、人生方面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与商品联姻之后,同样也会呈现一片晴朗的天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