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最后的一句话,我很是抵触,怎么发到我这里了?于是,我重新看了一遍这位留言者的文章,字字都看得很是认真,句句都弄的清楚透彻。说实话,我很不看好这个读者。原因有三点!第一:虽然可以看出这位老兄文笔不错,但是言辞过于偏激,就同骂一个人一样,从别人的上十八代骂到别人的下十八代;第二:他投稿不被审核通过,应当重复修正,自己找找自身的原因,不能动不动就把哪个驳回他稿子的编辑名字摆在公共的处所肆意评论和诋毁,即使别人有什么不对。同时,这种行动与他文章中所强调的“尊重”是背道而驰的;第三,每个作者的文章下留给读者的评论的权利,作为读者要么对此文章矢口否定,加以贬低或者谩骂,要么敷衍了事和不加评论都行。但是,这位老兄很光明正大地抢作者的“地盘”,完整弄一些无关作者或者作者文章的留言,为的只是表达他对XXX编辑的亢奋和自己的“人身宣传”。同样,也毫不尊重“尊重”这个词!于是,我很坚决地删去,不做任何回复,也不向XXX编辑说起!
或许你看到现在,认为上面的那个故事结束了。不然,更让人哭笑不得的还在后面。也就是在今天的么个时候,我去到了“今日更新”里,想看看自己的散文《蓦然回想,犹如一场梦》发表了情况。当看到这篇文章被发表了,而且批了“红”,心里很是高兴。于是,不经意之间来到“杂文今日更新”。突然,看到在我空间里“大做文章”的那位老兄的名字以及那篇文章的名字,同时附带着XXX编辑的名字,竟然呈现了在同一个程度线上。而且,后面带着个鲜红鲜红的“好”!
当时我很是诧异,心里在想着,这位老兄不错,还懂得保持不懈,修正修正。那位XXX编辑也不错,从驳回到评个“好”,给了宽大投稿人极大的鼓舞和支撑。从而,便打开这篇文章看了看。首先,从XXX编辑的篇首评语中就浮现出一种极度的不满和无奈,而再看看文章的内容,竟和这位老兄在我的留言中的“一模一样”......我不知道这位老兄和XXX编辑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纠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兄的文章由不被发表走到了评“好”,我更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兄说XXX编辑公报私仇,我更更不知道是不是XXX编辑被这位老兄保持不懈的投稿而“打动”,才于以发表后再评“好”,还是由于别的什么什么……总之,我一直都很迷茫,到底谁“是”谁“非”,我也不敢妄作论断!
又有一天,我读到了我的“编辑文友”江凤鸣先生的一篇文章《一个任务编辑的公开检查》一句话:“我审核过的稿子,有好几篇,真的不怎么样。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改个名又冒出来了。还被别的编辑加了红,推荐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江先生也有着和我一样的怀疑。虽然,他所提到的是自己本没有审核通过的稿子被别的编辑审核通过了,而我说的是某些编辑本身以前一直都不看好,而后却评了“好”,加了“精”,两者表现情势不一样,但是本质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裸露的问题是“异曲同工”的!后来看完了江先生的文章,得到了江先生对此作的说明和评价:“这样的事,一二再,再二三,我就想,算了,小孩子要好,也是好事情。”这样,我才似乎懂得了什么,但是似乎又还很困惑!
后来,我想了很多很多。突然发明,做一个“投稿者”其实也很难的。就我自己而言,每天都要绞尽脑汁,不断想出一点新意,一点另类的招式,然后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有的时候,被加了“好”,但有的时候,也就屁屁隆冬地过去了,没什么“浪花”和惊喜!但是呢,细细想想,做个编辑也不容易,从江先生的《一个任务编辑的公开检查》里不难看出江先生作为一个编辑所遇到的种种困扰,每天不仅要审阅成千上万的稿子,而且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小作者。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抵触从平常意义上说是怎么产生的?有人就有抵触,有凑集就有抵触!”此话不假,对于“好心情”这个宏大的家庭,用抵触的特点来说就是,抵触是广泛存在的,即:时时有抵触,事事有抵触!那么,谁“是”谁“非”,我们又怎么能判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