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逝世亡也是一种文化。
逝世的别称。你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化的博大高深,就逝世亡而言,从古到今,它的称谓真是丰富多彩:皇帝逝世了,叫驾崩;百姓逝世了,叫逝世、亡故、长眠、过世、谢世、大去、归天、作古、驾鹤归西等等;伟人逝世了,叫逝世、与世长辞;好汉逝世了,叫就义、就义;和尚逝世了,叫圆寂;坏人逝世了,叫翘辫子、见阎王、一命呜呼、上西天、回老家、断气、毙命等等;现代人对于逝世又派生出一个新名词:挂了。
逝世的口头语。在这种情况下谈“逝世”,不仅不可怕,还倒有些允许爱的成分在里边。不信你听我说,人们在形容某个时间,处于某种状态,达到某种程度时,通常会这样说。遇到开心之事:笑逝世得了;遇到得意之事:乐逝世得了;遇到美味佳肴:撑逝世得了;遇到惊险之事:悬逝世得了;遇到烦恼之事:烦逝世得了;遇到赌气之事:气逝世得了;遇到劳累至极:累逝世得了……哈哈!你瞧,怎一个“逝世”字了得?
逝世的形态。一个生命从出生到逝世亡,其间无非要经历这样几种形态:自杀、他杀、病杀、自然逝世亡。首先说自杀:这是让人最遗憾的一种选择,逝世者以最自私的方法提前结束生命的流程,这种形态违背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其次说他杀:这是一种以最残暴的方法结束他人生命的行动,它是在被害者毫无思想筹备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严重违背了被害者的意愿,强行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利。意外逝世亡也是其中的一种。接着说病杀:这是一种最无奈的提前结束生命的方法,病魔也是个杀手,它杀人于无形,让病人在倍受煎熬中带着对生的渴望和迷恋一步步走向逝世亡。最后说自然逝世亡:它是生命结束最完善的形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疾而终”。它是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对于生命寻求的最高境界。然而能够达到如此境界者,寥寥无几也。
各路人马看逝世亡。面对逝世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孔子:众生必逝世,逝世必归土;子贡:君子休息了,小人趴下了;孟子:生于忧患,逝世于安乐;司马迁:人固有一逝世,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苏轼:十年生逝世两茫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逝世亦为鬼雄;诸葛亮:鞠躬尽瘁,逝世而后已;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逝世,留取赤忱照汗青;毛泽东:生的巨大,逝世的光荣;闻一多:有的人逝世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逝世了;夏明翰:砍头没关系,只要主义真;陈然:面对逝世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上帝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罗素:凡是人办得到的事情没有一件会使人长生不逝世,所以我们为必不免一逝世而胆怯,而悲叹,在这上面耗费时间徒劳无益,让它的可怕缠住心,是一种奴役;斯宾诺莎:自由人最少想到逝世;《旧约.传道书》:你只管欢欢乐喜吃你的饭,心中快活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悦纳了你的行动。……凡你手中所当做的事,要努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朋友,你对逝世亡有何见解呢?既然逝世是生命的最后归宿,任何人也逃脱不了,那么我们何不让自己的生命过程多一些自然,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快活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