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企业管理而言,这个所谓的“痛”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在企业这个大躯体里当然也会象一个人那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这些“痛”有轻有重、有内有外,那么“痛”可怕吗?可怕也烦人!一处有一点点痛,谁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当身躯的多处都有一点点说不出的“痛”时,虽然一时半会不会有大的问题,可却必定会把你折腾得晕头转向。但是,当这个“痛”发展到让你痛不欲生的时候,那你付出的代价可能就不是金额那么简略了。
企业的运作、流程、条例都在正常地按请求履行时,那么企业的工作就会“通而不痛”的有序进行;如果企业的运作、流程、条例在履行的过程中都处在一种无序运动时,那么企业的工作就必定会呈现“痛则不通”的状态。其实“痛”就是一个信号灯,提示你“痛”的部位呈现问题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有着对“痛”的强烈敏感及对“痛”所做出的反应。
当脉络不通,已经痛不欲生,或者脉络不通已经造成重要器官不能正常工作了,用药物已经无法医治时,那只有动刀了,用刀切除病灶同样也会痛,但是这种“痛”是积极的、医治性的、短期的痛。
红军时代井冈山的沦陷和延安的放弃,就很好地体现了两种完整不同的“痛”。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痛吗?痛!为了严正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咎由自取,逝世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逝世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逝世,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哀将马谡斩首。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重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保护纪律。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必定是可以保持及带动团队遵照纪律的人。
断定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的远景,不在于它所从事的行业、不在于它所经营的种类、不在于它有多少资金,只要懂得一下它的制度及履行情况就可以了。
纪律就应当是一个大火炉,火炉面前人人平等,围着火炉能得到温暖,但是,谁摸谁挨烫。如果这个火炉有的处所烫有的处所不烫,那这个火炉还能用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