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人也大抵雷同,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只在这两种人群中散步。我不是一个生活的憧憬者,但却不太爱好现在的生活,我无法像孩子或大人一样生活,我所有的只是一个少年的称谓,却找不到少年的生活。我们的地盘除了校园便是家里,过去常去的游乐园,玩具店如今已无兴趣,KTV,酒吧,夜总会这些娱乐场合,我还未到进去的年纪。我甚至连一举一动也要警惕翼翼,既不能太活泼也不能太沉默,因为前者被看做幼稚而后者被看做老气。看似阳光的青春期却只有夹缝里的天地,于是只有和同样在夹缝里的人才有共同语言,至于家长,则与我们有条代沟,或深或浅。
青春期的我们既不纯粹也不肮脏,是一种很对峙的状态。我们的生活除了学习似乎没有别的东西,不像小孩一回家就关心动画片,也不像大人一回家就关心股票菜价,在幻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我们,很迷茫。只有课本与作业才会让我们感兴趣,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写作业,就是学知识。这种生活,不知是苦是甜,但我们不需要知道,因为只有考上好高中和好大学,这种生活才有意义。
在这个看似生气蓬勃的时代里,却又一处不为人知的昏暗,这便是孤单。我们不是没有朋友,而是缺乏知音,或许是因为生活在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夹缝里,我们的处世为人与大人的处世为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行动,很少有别的年纪段的人能懂得,所谓的叛逆情感,只不过是无法懂得我们的人所找的借口罢了。我们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乱跑也不会像大人一样闯红灯,我们不会像小孩一样随手乱画也不会像大人一样随地吐痰,我们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办事靠家长也不会像大人一样办事找关系。这种生活,很奇特,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小孩大人两极分化的国家。
我们没法转变什么,我们没法批评什么,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考好,考好,再考好。而我们的心坎深处的苦楚,压抑,迷茫却远没有表面的成绩重要。在大人眼中,我们能有什么烦恼?但事实是,我们有烦恼,而且有很多。它们就像铁锤一样锻打我们的心,等青春期一过,我们的心就被打的刚强无比,麻痹不仁了。那热血一旦被抽干,人也就变得圆滑起来了,就像许多大人一样。
人总爱好把人分类。而我们这一代被称作90后,大多数90后们都还话在青春期里,这是一个宏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充满了个性的群体,非主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非主流与主流文化的最大不同是,主流是为了目标而展现,而非主流是为了展现而展现,是一群沉静了很久的人的特立独行。
生活在夹缝里的我们,思想很窄,知识很平。
青春期里的那些事儿,不过如此而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