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来模仿一下通常的情况吧。首先是老公进门,脱衣服,松开领带,说“今天真是累逝世我了”之类的话。而那妇人,双手插在胸前,一副理直气壮的姿势:“我问你,你有没有和一个女人在某某宾馆开房间?”老公感到做的事光明正大,没什么隐瞒的必要,就如实答复“开了。”“你还真开了啊!”妇人说到“真”字的时候,特意把声调拖地又尖又长。“难道还是假开了啊?”老公感到好笑,便打趣道。这样一说,妇人就更火了,于是口不择言:“我其实早看出来的,你在外边早有人了吧?全世界都知道了,就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听这话,老公顿时就火了,说你平时欺负我没什么,但你不能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凌辱我的人格,于是就报复性地用她的逻辑来回击她,说:“我也早看出来了,你早就不想和我过了,就是没个好借口。如今好了,抓了个鸡毛就当令箭。你想离你明说啊,我也没说不答应。”一听这话,那妇人顿时就委屈起来,带着哭腔说:“这可是你说的,你别懊悔!”然后就一路泪奔,留下老公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想,这算他妈哪门子事儿啊!其实事情的本相就是,那个女的要给他老公供给一个重要的商业情报。发邮件不保险,在茶馆饭店又人多眼杂。于是就在宾馆开了个房间,钱货两清后就马上退房走人了。你看这明明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不当的说话技巧,而演变成了一场离婚风波。
而依我的思路该怎么来呢?说话要说重点。同样是,老公进门,脱衣服,松开领带,说了一句:“今天真是累逝世我了!”而那妇人,依旧双手插在胸前,一副理直气壮的姿势:“我问你,你有没有和一个女人在某某宾馆开房间?”那接下来就不同了。我是那老公我就会说:“我们谈生意去了。”那妇人接着问:“我是问你去没去?”这时候你要是说了一声:“嗯,去了。”那你就完蛋了。要是在后面还加上一句:“是去了,怎么着?”那就更崩溃了。而如果是我,我会反客为主地质问她:“你是想知道我们开了房间干了什么,还是我们有没有开房间?你先想明白这个问题,再来问我!”那么那个妇人便顿时冷静了下来,悻悻地说到:“那你们干什么去了啊?”这时候你再说:“我一开端不就说了吗?谈生意。商业机密嘛,你也知道的,发邮件不安全,去茶馆酒店人多眼杂。所以开个房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样事情就简简略单地被说清了。
你看,在说话的时候,控制对方的心理,找到对方最想知道的内容,而先行表达,是不是很有效?这就是说话的一种技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