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字当头(2)
时间:2010-08-10 17:22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吃字当头,一点不假。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究吃的人,会晤第一句话就是“吃了没有?”再翻开成语词典,吃字当头的成语会映入您的眼帘。看官请看:吃人不吐骨头、吃肥丢瘦、吃大锅饭、吃闭门羹、吃现成饭、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吃硬不吃软、吃哑巴亏、吃软不吃硬、吃力不谄谀、吃惊受怕、吃喝玩乐、吃喝嫖赌、吃穿用度、吃一堑,长一智、吃粮不管事、吃里爬外、吃苦耐劳、吃不了兜着走、吃里扒外、吃着不尽……
天天说“吃”,因而“吃”也成了口头禅。会晤打召唤问“吃了吗”,营生叫“糊口”,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美丽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了损害“叫吃亏”,男女妒忌叫“吃醋”,懂得深入叫“吃透精力”,累赘太重叫“吃不消”,迟疑不决叫“吃不准”,干不好叫“干什么吃的”,做事不力叫“吃干饭的”,爱管闲事叫“吃饱撑的”,窜门碰锁头叫“吃闭门羹”,意外受了惊吓叫“吃惊”,被人打耳光叫“吃巴掌”、“吃鲫鱼”,经受艰苦叫“吃苦”,犯法入狱叫“吃官司”……
现实生活中,哪一天不是吃为主,哪一时不是食为先。“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吃,是我们生命中的头等大事,谁也不能马虎。吃,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情感。吃,不仅仅是生命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乡味和乡情是紧密相连的。饮食不仅仅是解决人的温饱,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文化名人更是个中高手,古有苏轼,今有洪丕谟、徐城北、朱振藩……关于吃的书蔚然成风,同一主题,不同作风,千面就有千般滋味,千般滋味又因千般经历。文化人吃出了专属于文化人的“味道”。其他国家似乎也不例外,美国名厨伯尔顿为了美食而去旅游,尝遍各种千奇百怪的食物。
“民以食为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意味着吃饭是第一要务。邓小平1992年指出:“不管天下产生什么事,只要国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吃,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是再日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它和“喝、拉、撒”并列并且排在第一位。所以说“吃字当头”,没错。 相关阅读
上一篇:性开放与“情感再造”运动
下一篇:“真话”的自成悖论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