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1976年不可能写《唐山大地震》
1976年不可能写《唐山大地震》
时间:2010-08-11 19:02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尽管是24年前出版的作品,钱钢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在这些年里仍一再被提起和浏览,两年前是因为汶川大地震,如今是冯小刚电影。昨天,先已在香港教书的钱钢来到上海作协——他也是在这里听到了地震的消息——讲述自己创作《唐山大地震》前后的故事,新版的《唐山大地震》将在今天揭幕的上海书展上首发。钱钢说,24年前出版的《唐山大地震》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而当年在创作时的请求就是讲真话。也正是作品身上的这种品德,直到现在这部报告文学还时常被人浏览。 在唐山护送孤儿出城 听到唐山大地震的消息时,钱钢说他在上海,“我在(作协)这个楼里听到了唐山大地震产生的消息”,那个时候他是在上海的部队里,并开端学习写作。“那个时候的消息不是说唐山产生灾害,而是说党中央极为关心。”钱钢说,他当时就决定去唐山,去组织诗歌的稿子。“8月1日我去虹桥,一架一架的飞机运的都是尸体袋,正飞向唐山。”钱钢没被容许上飞机,后来随上海防疫大队坐火车去了唐山。“当时救灾很简陋,部队赶过去,赤手空拳赶到唐山,没有带大型的设备,从废墟里边救人。我跟着上海医疗队防疫大队赶到唐山的时候正好碰到这样的场面,我们只看到一个活的人被救出来,看到的大批都是尸体。” 在去唐山前,钱钢说他妈妈让他去唐山找一个蒋姓老朋友,这个蒋叔叔当时正好在唐山做民政局长,“因为蒋叔叔是民政局长,所以他就给了我一些特别的机会,让我作为他的工作人员去参加护送孤儿出灾区,送到安全的处所。”钱钢说,他对于唐山全部经历印象最深入的就是火车站一幕,“当年的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从这个火车站里边我们送一批小孩。大清早,朦朦胧胧的在火车站广场乱石堆上你看到一片蓝色,所有小孩都穿上发给他们的新衣服,白布条在胸前,写某某名字,某某村,没有别的东西。”一路上,“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逗孩子们玩,避免他们情感波动。” 离开他们的时候,钱钢说他们都是偷偷走开的,“他们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把你当作亲人了。” 出版遇到最佳时间窗口 “但是在1976年不可能写《唐山大地震》,完整不可能。”钱钢说,当时的政治环境还是批“四人帮”,之后又是对越回击战,“我就到了《解放军报》,做了记者。” 钱钢说,那个年代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一批报告文学的呈现,如《哥德巴赫料想》、《扬眉剑出鞘》,“一批作家发表了大批报告文学作品,召唤人道主义、披露历史本相、揭穿现实问题。这一报告文学运动的本质是另辟蹊径,争取人文自由。” “1984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 他们对我说再过两年就是唐山大地震十周年,咱写一个报告文学,写《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于是,钱钢重新回到唐山采访,以记者的身份,“这个时候再回唐山,怎么都感到写"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不舒服,我就跟编辑说,新生就不写了,只写灾害。”而当时,钱钢写《唐山大地震》的目标就是《广岛浩劫》,“当时我心里想要写一本跟《广岛浩劫》一样的书,编辑思想也很开明,他说,"你说的对,为什么不可以。"” 1986年3月《唐山大地震》第一次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发表,那一期只发这一篇文章,在当时来说这是狂妄之举。“《唐山大地震》第一次披露了那么多的事实,很多灾害的事实,告别神话、假话,讲真话、说人话,这是最基础的。”不久单行本《唐山大地震》出版。 钱钢说,《唐山大地震》在1986年的发表遇到了一个最佳的时间窗口,“那个时候的中宣部长朱厚泽提出三宽政策:宽松、宽容、宽厚,我碰到了一个时间窗口,这个作品出来了。” “唐山大地震” 日后只代表电影? 钱钢这几年都住在香港工作,“唐山和香港它们之间有什么接洽?这是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命运里边有很多远远的在等着你的事情。1986年《唐山大地震》发表以后很快被香港朋友注意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信,是港英政府的教导署发来的,他们筹备把我书里的序放进中学语文课本,问我是否批准。我很高兴,没有向领导报告就自己决定批准。”所以,从1988年至今22年间,22届的学生读过《唐山大地震》,“所以,汶川大地震后,香港人很明白地震意味着什么。” 因为电影的缘故,唐山大地震一事重新被人关心,“很无奈今天很多人不看书,看网,我就在网上发微博《唐山大地震》给你们看。一条微博140个字,我发24条,将书里边内容摘出来,加在一起3000个字。”不过令钱钢担心的是,因为电影热映的缘故,在很多年后,年轻人知道的唐山大地震都将是电影中的。
相关阅读
"丑男作家"张一一改邪归正 写"可爱系"再遭质疑
余光中写流行“穿越诗” 诗仙李白成酒驾惯犯
贾平凹完成新作《古炉》 描写基层“文革”故事
作家遭陕西渭南警方进京刑拘 曾写三门峡移民书
8月27日双月同辉?专家称“不可能”
季羡林之子:写父亲是因大家对父亲了解少
王小峰:“想写被人们所忽略的东西”
用微博给“裸婚”写情书 话剧推广越来越“分众”
上一篇:中国转企改制文艺院团达228家
下一篇:摄影奖被抄袭作品原作者现身 摄协理事建议严惩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