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阎建钢在接手《三国》当初,剧组就紧锣密鼓地运作起来,当时《三国》做了许多实际性的工作,杨晓明说:“美术道具做了,场景也做了,服装虽然没有开端做,但是原材料都买了。”而当时阎建钢离开时,这些工作相当于是白干了,那些钱也等于是打了水漂,剧组的丧失可以想见。杨晓明说:“具体的丧失没有盘算过,不过做这些筹备工作花掉了1000万。”
钱,始终是杨晓明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杨晓明的身份也从制片人变成了投资人之一,把自己的全部家当放进去,谈起这事,杨晓明用了“倾家荡产”这个词:“在找投资商的时候,我们就找志同道合的,把我们保持的理念说得很明白,赔钱的可能性很大。我们也很懂得,投资商只要一算账,赚不了钱,就撤,所以一直走了这么多投资商。钱已经用了,必须得还回去。我感到人要讲信用,中间呈现问题时,我就掏自己的钱,算是倾家荡产了。也有朋友帮忙,说借给我先拿去花,不过我始终没有用过,把自己的钱押下去了。”
2010 成绩与未来
第三任导演:高希希
毛遂自荐 带着巨额资金进组
一举成名 一二轮播出至少赚一个亿
杨晓明说《三国》能够做成要感谢很多人,安徽电视台一直坚定地支撑该剧,朱苏进一直力挺杨晓明,还有陈建斌,正是他玉成了此事。“陈建斌自始至终没有变过,是他把剧本交给了高希希。而他也是耗在这个剧上时间最长的演员吧,大概有3到5年的时间。”于是高希希向杨晓明毛遂自荐,他的东家小马奔跑带着巨额资金进入,2008年,《三国》终于从筹备正式进入到拍摄阶段,并成为四大名著重拍剧中第一个播出的。《三国》的播出后果不必多说,一个多月以来在收视率方面颇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到。而在经济效益方面,有媒体曾为《三国》算了一笔账,新《三国》投资一共1.55亿元,其一、二轮播出的售价是267万元/集,该剧共95集,由此推算,该剧前两轮净挣1亿左右,收益约为总投资的64.5%。
“亿元俱乐部”,现在外界给《三国》等一系列投资过亿的电视剧一个“组织”,并试探“中国电视剧的大片时代是不是已经到来”?对此,杨晓明向记者论述了他关于电视剧的“天棚理论”,“电视台收购一个剧都有上限,基础是不能破的。电视剧要卖给哪些台,加起来一算电视剧投资的上限就出来了,成本高于这个上限那确定就是要赔的,《三国》先把剧做好,尝试着把这个天棚挑高。”显然,《三国》成功地挑高了电视台的买剧上限。杨晓明说《三国》还在摸索另一条新路,“不是投资大就是大片,影响大、市场大才是真正的大片。做一些有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作品,不仅仅是中国人看,把市场扩大到海外去。”据杨晓明介绍,目前《三国》正在制作各种海外版本:“比如说我们正在跟HBO谈,他们就需要做成电视电影,还有一些国家需要浓缩成11集。现在很多国家都有意向购置,不过他们还没有看到全片,所以还无法签订合同,今年会全部做完,明年就有可能在海外播出。”本报记者 徐云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