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观众说,看着新《三国》中周瑜、关羽、曹操、刘备、诸葛亮一个个的逝世去,就不忍心再看下去了。而今晚,《三国》将上演最后的逝世亡,《三国》最后一个权利人物司马懿的生命将终结,电视剧《三国》也将就此划上句号。
48天,新《三国》收视率完胜,在电视屏幕上以“独孤求败”的姿势完成了它的首秀。将近8年,新《三国》步履艰巨,陈家林、阎建钢、高希希三位导演先后接过接力棒,最终完成了这部堪称里程碑似的作品。
《三国》48天的故事你已熟知,而在8年之中的故事与阵痛,你知道吗?16日深夜,记者约访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该剧的总制片人杨晓明,他回想说8年之中有五六家投资商进来又出去,到后来自己的身份也从制片人变成投资人之一,把全部家当押进去,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不过再说起这一切,杨晓明的语气很轻松,有一种经历之后的云淡风轻,他流露《三国》正在制作海外发行的版本,比起“亿元俱乐部”,打开海外市场输出中国文化,这才是杨晓明心目中电视剧的“大片之路”。
2003 幻想与开端
第一任导演:陈家林
曹操圈定姜文和陈建斌
退出内情:易中天搅乱《三国》概念
做电视剧版的《三国》,2003年,杨晓明有了这个念头。怀着“做好”的理念,杨晓明找了中国最擅长拍历史题材戏的资深导演陈家林,他是《三国》的第一任导演,杨晓明把他称作老爷子:“做《三国》是在《江山风雨情》之后,《江山风雨情》是我和导演陈家林、朱苏进编剧一块儿做的,当时就想《江山风雨情》的原班人马来做。”记者也曾和《三国》编剧朱苏进聊起过这件事,他笑言写这个剧本很大程度是因为陈家林导演的“命令”。“在老爷子那里完成了剧本,做了第一稿、第二稿。”杨晓明介绍彼时的进展说,六大命根子人物,基础的故事架构在这个时候已经断定。杨晓明说当时还定下了两个演员:“曹操定下了两个候选演员,姜文和陈建斌。”当时的杨晓明没有想到,正是陈建斌的保持,令《三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然而在筹备了几年之后的2007年年中,陈家林以身材健康为由选择辞去了导演一职,“《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巨片,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和体力,这部剧的筹备、拍摄、后期还要持续将近两年的时间,以我目前的年纪、身材状态恐怕难以胜任。从筹备到现在,我已经感到身心疲惫,所以决定向制片方请辞,盼望由精力抖擞的导演来承担这个工作。”后来,陈家林在接收采访时也流露出一些其他的顾虑,“其他几部名著的重拍我不好说,但新《三国》确实存在问题,我隐模糊约感到,现在不是拍《三国》的最好机会。易中天把《三国》的概念弄得乱套了,他说成了‘祸国殃民’‘胡编乱造’,颠覆了原著,他讲得很好,我也很爱听。但是,如果按他讲的那样拍,估计老百姓不答应,如果完整按《三国演义》拍,像易中天这样的专家学者可能又有看法了。”
陈家林向剧组推荐了阎建钢。
2007 为难与保持
第二任导演:阎建钢
筹备工作就花掉1000万元
退出内情:和个别投资商有抵触
2007年10月底,四川电视节,新《三国》前来宣传,然而这一次电视节之行充满了为难,因为这时《三国》剧组没有钱、没有导演也没有演员。那是《三国》最为艰巨的时候,不过谈起那次电视节杨晓明早已释然,他哈哈大笑说:“当时很多人都说我们是‘三无’剧组嘛。”
就在四川电视节前夕,接手《三国》不久的阎建钢也选择了离开,他发表声明说:“我已在国庆节前辞去《三国》总导演,并同时撤出公司对该项目标投资。退出原因是和个别投资方难以在操作层面上达成一致。我和《三国演义》制作团队对本剧的创作付出了全身心的努力和劳动,但由于多种目前不宜表明的复杂原因,使《三国演义》无法具备最基础的创作条件,本着对名著、对主创、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我必须作此决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