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导致的理财产品风波未了。渣打银行苏州分行的客户孙小东近日向《每日经济消息》投诉,他底本选择购置了一款稳健、风险最低的产品,最后却发明,银行倾销的基本不是他实际选购的产品,导致孙先生巨亏18万元。
此前,孙先生购置渣打另一理财产品已亏损15万元。两次亏损下来,孙先生的55万元本金只剩下了22万元。
购理财品亏损15万元
孙先生是苏州当地一家贸易类公司的企业主,因跨国贸易的需要,孙先生多年经商的积蓄都是以美元的情势存放在某外资银行。据孙先生讲述,2008年初,渣打银行苏州分行的客户经理唐女士给其打来电话,盼望孙先生能通过她存些钱在渣打银行。考虑到渣打银行的门槛是50万元国民币,我当时就取了一笔美元,兑换成55万元国民币,存入渣打银行的账户中。孙先生表现。
55万元只存了一个多月,唐女士就给孙先生打来电话,称存银行拿利息并不划算,不如买点理财产品。
在唐女士的劝告下,2008年4月9日,孙先生将55万元存款悉数取出,全额认购了渣打银行代售的贝莱德世界黄金基金(QDII)。
然而截至2008年7月底,孙小东购置的这款QDII产品已经亏损了约15万元。2008年7月30日当天,孙先生再次驱车到渣打银行,请求割肉止损,赎回自己此前认购的产品。
转换成稳健产品
据孙先生描写,当时客户经理唐女士立即表现,赎回产品要额外支付一笔手续费,不如在贝莱德系列的基金产品里进行转换,换一种风险更小的理财产品。
孙先生收到唐女士发的一封电子邮件,推荐了6款贝莱德全球基金类理财产品及其对应的链接,分辨是世界矿业、世界黄金、世界能源、新兴市场、环球动力,以及环球资产配置。
孙先生转发给记者的邮件显示,唐女士在邮件里特别注明:前5支风险比较高,最后一款(注:贝莱德环球资产配置)风险最低,债券类。
孙先生点击产品链接详细地浏览了几款产品的阐明,经重复衡量后,2008年8月6日,孙先生最终将其购置的贝莱德世界黄金换成贝莱德环球资产配置。
孙先生表现,起初购置的产品已经造成了他15万元的丧失,为了避免丧失进一步扩大,自己不得不选择在贝莱德系列产品中进行转换。
错误链接致亏18万
本认为可以就此安心的孙先生在购置贝莱德环球资产配置一周后,惊讶地发明,在渣打银行供给的查询平台上,他购置的基金是持续7天上涨的,但他收到的对账单却显示,这款产品在此期间连跌了4天。
12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