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查看今年以来表现靠后的基金品种时惊奇地发现,封基转开后的易方达科讯(110029,基金吧)、南方成份(202005,基金吧)精选等4只基金,进入了偏股型基金跌幅榜前20的行列,跌幅超过了14%。这对青睐稳健封基的持有人来说,更显得悲哀。

- 探访北京限价房:夏利和奔驰同在王石:楼市观望低谷已过专家称中国现代化仍远逊日本黄光裕谋求邹晓春接替陈晓(图)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央企品牌(组图)[微博]丁圣元:股指期货带来什么
- 去年中行济宁分行业绩考核居全省第二
- 静待2012年业绩释放 推荐评级
- 统计局专家解惑官方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差异
- 银行觊觎业绩提成 一对多叫苦
- 北大学者海闻建议政府差异化开征房产税
- 创业板股权激励陆续出台 业绩增长承诺难言高成长
- 732家上市公司对前三季度业绩作出预告 七成报喜
- 创业板中期业绩整体垫底 高成长神话再遭质疑
风格转向激进 净值波动加大
从2006年8月第一只基金兴业封转开以来,截至2009年年底的基金金盛(184703,基金吧)封转开为国泰中小盘成长,共有28只基金完成封转开,其中基金普华和基金普润合并封转开为鹏华优质治理(160611,基金吧)。除基金科汇转为积极配置型基金,基金汉鼎转为富国天鼎中证红利以外,其他基金均转型为股票型基金。其中21只基金的封转开都得到了100%的赞成,最少的赞成率也达到了98.69%。但现在看来,很多基金的业绩回报并没有对得起持有人的这份认同。
“封转开”改变了基金的运作机制,这对基金的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于开放式基金,业绩情况往往直接影响一只基金的规模和管理费用收入水平,因此相比封基,转开后的基金风格往往更加灵活和激进,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金的配置风险。另外,开放式基金管理需要面对投资者随时赎回的要求,在基金仓位和投资品种的流动性方面也需要有更多的考虑。
从封转开后基金的季报披露情况来看,基金风格普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体现在仓位水平上更加明显,封基仓位往往低于80%,而转型之后部分基金的仓位甚至超过了90%。以2009年7月封转开的银华内需精选为例,转开后的两个季度基金仓位均超过80%,二季度末也达到了79.62%。而转型之前的基金天华,最高仓位出现在大牛市的2007年6月底,仓位也仅为78.43%。体现了封基即使在大牛市中也保持了谨慎的配置特征。另外,以易方达科翔(110013,基金吧)为例,在封转开后至今的6个季度中,有4个季度的仓位均超过了80%,最高仓位2009年年底达到了88.98%,而转开之前的基金科翔,大部分时间仓位均低于75%,股票配置比例的增高,无疑增加了净值波动的风险。截至8月18日,今年以来所有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为6.65%,传统封闭式基金平均跌幅为6.53%,而所有28只封转开后的基金跌幅则达到了7.25%,显然风格的转变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转型后基金经理变动频率加快
封闭式基金在转开前,由于规模固定,投资风格更为稳健,排名压力也相对较小,因此封基的基金经理配置相对稳定。而完成封转开后,这样的情况却有所变化,在完成封转开后,除了易方达科翔、易方达科讯、大成景阳(519019,基金吧)领先、华夏行业精选(160314,基金吧)未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外,大部分基金在转型后,人员变动明显频繁。
以基金融鑫转开后的国投瑞银成长优选(121008,基金吧)为例,基金融鑫有数据统计的2002年~2008年间有6起基金经理变更,而在2008年转型之后,两年间就发生了4起。而南方隆元(202007,基金吧)产业主题转型前的基金隆元,2000年~2007年间仅发生过3起基金经理变更,而在2007年转开后至今已经发生了3起,平均每年就变动一次。当然不仅是运作方式的改变,封转开后剧增的基金规模也给基金经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易方达、宝盈规模不升反降
基金封转开往往被看作是扩充基金规模的重要机会,由于转开基金具备一定的业绩参考,募集效果甚至好于新基金发行。因此大部分基金“封转开”后规模整体相对转型前急剧扩张。截至6月底,由基金裕华转型的博时新兴成长(050009,基金吧),从之前的5亿份扩大到现在的240.72亿份,份额扩大了48.14倍。另一只基金安久转型为华安策略优选(040008,基金吧),由5亿份扩大到最新的169.2亿份,份额也扩大了33.84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