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大摩的项志群要走。”一则这样的传闻萦绕在深圳基金圈上空。在近期纷乱的基金界,即便项志群真的出走大摩基金,也许也只是一条小新闻,但是,对于正处在上升期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来说,这不是小事。
基金份额占其半壁江山
2008年底加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的项志群,作为公司的投资总监和大摩领先优势的基金经理,对公司规模的迅速发展贡献颇多。从2009年9月22日大摩领先优势首募时的7.04亿份,发展到2010年二季度末的39.55亿份,项志群自己管理的基金份额占全公司的合计份额近一半。

- 探访北京限价房:夏利和奔驰同在王石:楼市观望低谷已过专家称中国现代化仍远逊日本黄光裕谋求邹晓春接替陈晓(图)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央企品牌(组图)[微博]丁圣元:股指期货带来什么
- 股东沈允应精准进驻遭质疑 *ST盛润A停牌核查
- 国美股东郑建明称谁做主席都一样 暗示挺黄
- 财政部副部长谈入世行30年:更好发挥股东国作用
- 大股东本月再掀减持潮 生物医药股成重灾区
- 国美发函寻求股东支持 黄家再增持1.77亿股
- 国美致信股东为陈晓拉票 双方动作频频互增筹码
- 中国平安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 9月2日复牌
- 中投公司成大摩傀儡股东 斥巨资持股被夺话语权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秦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项志群没有走,现在还在做。”而有深圳基金界人士则告诉记者,项志群即将出走的消息在业内已经传了一段时间。“4月份之后你看他还接受过采访吗?”(在轰轰烈烈的投研人员离职潮中),媒体曝光度目前亦被业内视为重要指标。
摩根士丹利华鑫规模迅速增加可以追溯至2009年三季度,但真正出现暴增还是始于2010年初。当时哀鸿遍野的市场氛围中,大摩领先优势可谓一骑绝尘,以8.91%的单季度净值增长领跑所有股票型基金。而该基金份额也迅速从2009年末的5.84亿份升至22.11亿份,而后的故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在市场上已经颇具名气的该基金在二季度末份额达到了39.55亿份,年初至8月18日的区间内,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6.66%,在所有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七。
据摩根士丹利华鑫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善于精选个股的项志群倾向于将基金份额控制在8亿至10亿份。“业绩这么好的基金,公司期望30亿份打底,募集到40亿份的时候,公司才限制了大额申购。”翻阅该基金公告,4月29日公告限制单个账户累计申购金额应低于50万元,可见,对于一只业绩优良的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暂时还没有打算模仿华夏基金的无限期暂停申购。
有意思的是,南方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最近要引进一位很厉害的投资人,暂时还要保密。”
“外方股东或派出团队”
摩根士丹利从未隐藏其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雄心,财务投资者不是其最终目标。
在摩根士丹利1995年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合作创建中金公司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美国存在如此大的差异。(虽然在中金公司中,建银投资(43.35%股份)和摩根士丹利(34.3%股份)股权份额差距不大,但摩根士丹利却几乎没有发言权的窘境让其倍感尴尬。所以370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变成了现在的作价10亿美元出售中金股权,)目前只差监管部门的最后审批。
而大摩忍痛出售中金股权的背后却是为了和华鑫证券“联姻”,为了获得话语权,与中小券商合作也许是其最好的选择,而布局则始于2008年。2008年6月16日,巨田基金发布公告称,经过证监会、商务部批准,摩根士丹利正式入主巨田基金,巨田基金也正式更名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华鑫证券持有该基金公司36%股权,而摩根士丹利则持有34%股权。
“外方股东也很想在我们的发展上助力,但目前只派了两个人,都是负责风控的,有时候回大摩开会后,会和我们交流一下研报。”大摩基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2007年摩根士丹利和华鑫证券签署合作协议后,受制于证监会规定仅允许外资公司在国内成立一家合资投行,双方的深度合作拖延至今,在出售中金股权完成后,摩根士丹利拟出资40亿元人民币,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手中收购华鑫证券1/3股权,摩根士丹利同时要求拥有华鑫证券董事会半数以上的董事席位,以获得华鑫证券的实际控制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