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中可以看,大成优选以71.49%的贡献比例排第一,大成优选是一只创新型封闭基金,与传统基金产品相比,大成优选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可达100%。由于固定规模下没有赎回压力,其在流动性要求方面也具比较优势。
从表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成优选的十大重仓股为三安光电、苏宁电器、重庆啤酒、宗申动力、招商银行、恒瑞医药、浦发银行、美的电器、中国平安和格力电器。可以看出,消费仍是各大基金看好和布局的重点板块。
基金规模的分岔路,华夏依然是老大
2010年基金半年报披露结束,天相统计数据显示,全部基金本期利润为负的4397.5亿元,仅好于2008年上半年,为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额。
华夏规模依然是老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益民、万家、华夏、长城、天治、景顺长城、浦银安盛等10多家公司没有发行新基金。其中,华夏基金因股权问题停发新基金最为业内关注。
2010年的上半年没有比谁长得快,比的只是谁瘦得慢。华夏基金的份额减少和净值损失明显低于业内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Wind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总份额仅减少了1.85%,在整个基金行业60家公司中,排在约30名的位置。而中信证券的中报显示,华夏基金上半年规模为2181亿份,市场份额为10.30%,蝉联市场第一位。
和资产管理规模位居前五位的基金公司相比,华夏基金虽然稍有劣势,但也没有明显掉队的迹象。其份额和净值变化率均排在前五大公司中的第四位。在管理的资产净值方面,华夏基金净值减少18.55%,好于博时基金的-26.59%,逊于其他三家公司。
基金规模增长分岔路
作为和股市变化息息相关的行业,基金业如何摆脱对股市周期性变化的依赖获得持续增长?基金公司如何才能抵御周期性波动,实现规模的可持续增长?
唯一的答案是持续的长期回报!这是记者从2007年以来基金公司规模变动规律中找到的结论。尽管经历熊市折磨,有19家公司凭借良好的回报实现了规模的可喜增长,今年中期规模已超越2007年基金业巅峰时的规模;与此相对应的是,有38家公司今年中期的规模还没能超过2008年的低谷!
19家公司中期规模超越牛市
2007年底基金业总规模3.27万亿份,今年中期仅有2.1万亿份,在行业严重缩水的大背景下,却有9家基金公司逆水行舟,今年中期的规模超过了2007年底牛市之巅的规模。
在这19家创造奇迹的公司中,2007年底以来规模增长最多的是易方达基金,该公司今年中期规模达到1328.62亿份,比2007年底的848.63亿份增加了479.99亿份,增长率达到56.56%。
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新华基金,该公司2007年底规模仅5.21亿份,今年中期规模达到了76.24亿份,两年半时间增长了13.64倍。新华基金也是唯一一家自2007年以来保持规模持续增长的基金公司,2008年几乎所有基金公司都由于系统风险管理规模大幅缩水,新华基金却仍然在当年实现规模增长。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是另一家规模增长神速的小公司,该公司今年中期规模达到82.02亿份,比2007年底增加59.84亿份,增长2.7倍。金鹰、信诚等2007年底规模不足百亿份的小公司,均实现了规模的逆势增长。
在大中型公司中,中银基金今年中期的规模较2007年底增加了135.27亿份,兴业全球基金则增加了104.26亿份,交银施罗德增加了234.40亿份。2008年才成立的农银汇理则实现了规模的连续增长。
除了少数依靠大股东强大的销售扶持实现规模超常规增长的公司之外,大部分公司均是依靠自身的业绩积累带动了规模的持续增长。华商基金虽然2008年表现不佳,但2009年以来异军突起,表现出色,在基金首发和持续营销双轮驱动下,公司规模迭创新高。新华基金、金鹰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信诚基金等小公司均在某一年业绩格外突出,受到市场青睐。
兴业全球基金、中银基金等凭着优异的长期业绩稳扎稳打,成为持续增长的典范。交银施罗德也是凭借2008年的极度抗跌而声名鹊起,依靠大量新基金首发力保规模增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