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无论是对小公司还是大中型公司来说,长期可持续的优良业绩才是保证管理规模增长的利器,加强投研体系和团队建设,提高投研水平做好业绩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38家公司规模低于熊市
与9家公司规模逆势超越牛市巅峰形成鲜明对照,有多达38家公司今年中期规模低于2008年的熊市水平。

- 交强险四年经营如过山车 亏53亿日本9200亿日元抠门刺激招报复中国企业500强前三营收占总量14% 迪士尼中国高层唐军3月已离职揭秘6大券商最牛营业部[微博] 独家:向玛丽巴菲特提问
- 济宁:春节期间市民刷卡消费交易额达11.46亿元
- 索罗斯在法兴银行内幕交易案中败诉
- 长假来临 国内炒期货保证金调高
- 意大利软件商要求欧盟阻止微软收购Skype交易
- 8号强风信号全天生效 港股今日全日停市
- 机构巧用杠杆基金布局反弹
- 欧洲准备公布金融交易税细节
- 极端行情警示期货公司防范风险
在这38家公司中,今年中期规模比2008年底减少最多的是嘉实基金,该公司今年中期规模为1486.90亿份,比2008年减少380亿份,减少比例达到20.35%。货币基金规模大跌导致该公司规模大幅缩水,2008年底该公司货币基金规模达367.78亿份,但到了今年中期,其货币基金规模仅有65.52亿份。
相比2008年缩水比例最严重的是天治基金,该公司2008年底规模有109.92亿份,到今年中期,只有67.98亿份,缩水比例达到38.15%,业绩长期不佳使该公司的规模不断缩减。
在大型公司中,博时基金今年中期规模比2008年减少256.44亿份,南方基金减少154.96亿份,华安基金减少104.46亿份,华宝兴业基金减少177.83亿份。中型公司中,招商基金、建信基金、海富通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长信基金等今年中期的规模也均显著低于2008年底。宝盈基金、金元比联、浦银安盛、申万巴黎、泰信基金、银河基金等小公司今年中期的规模也没能超过2008年。
年底借货币基金冲规模,是部分大中型公司规模下降的原因。据权威人士透露,在今年1月初的几个交易日,货币基金赎回就超过了一千亿份。部分基金公司则由于业绩长期表现不佳,遭遇了持续的净赎回,一些大型公司由于业绩长期不佳渐渐“没落”。
机构“宠爱”中小基金公司
从单个基金公司的机构持基比例可以发现,相比大型基金公司,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反而更容易受到机构的青睐。
天相投顾的数据显示,在机构持基比例最高的前五家基金公司中,除长盛基金总规模在402亿份外,其余四家均在200亿份(含)以下,分别为信诚基金、万家基金、国联安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机构持基比例则分别为46.00%、35.03%、33.59%、33.34%,其中信诚基金位列机构持基比例榜首。与此相反,规模在千亿份以上的大型基金公司中,机构持基比例则在10%到16%之间,大大低于前述中小基金公司。
不过,在中小基金公司中,机构持基比例也出现较大分化。其中一些由于业绩不佳、公司治理不完善等原因,机构持基比例在纳入统计的60家基金公司中垫底,最差者机构持基比例甚至仅在1%左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