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创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额 同时管理费、托管费却双双上涨
本周,2010年公募基金半年报披露结束。一方面公募基金创下了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额,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托管费却双双上涨。就在投资者、媒体对公募基金这种“旱涝保收”的经营方式口诛笔伐时,私募基金凭借其良好的业绩开始崭露头角,而且其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也愈发强势。或许公募基金需要改变了,如果依然通过“剥削”基民的钱让自己过好日子,早晚有一天投资者会选择“用脚投票”。

- 发改委称抑制汽车业产能过剩重庆3年拟建3000万平公租房江苏15家房企涉及亿元虚假出资 金浩茶油隐瞒质量问题超半年揭秘中国顶级奢靡会所(组图)[微博] 独家:向玛丽巴菲特提问
- 大耿电气系统(济宁)有限公司投入运营
- 济宁供电公司远程费控系统启动 手机即可缴费
- 女老总被曝用泪水征服证监会官员 公司成功过会
- 上海地产商推责诡计:下水道常年倒灌并非天灾
- 索尼拟取得索爱全部股份
- 索罗斯在法兴银行内幕交易案中败诉
- 索尼竞购百代唱片获阿布扎比基金融资支持
- 花旗子公司寻求驳回投资者3.83亿美元索赔诉讼
基民巨亏 基金公司却在赚钱
统计数据显示,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上半年合计亏损4397. 5亿元,仅次于2008年上半年,为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额,平均每只基金亏损达到9.67亿元。在众多偏股型基金中,只有嘉实主题基金则凭借在上半年良好的仓位控制和行业配置,成为唯一实现正收益的一只基金,上半年净赚5.18亿元。其余偏股型基金均告亏损。
不过请基民朋友注意,如此巨大的亏损额指的仅是基金,而非基金公司。就在基民遭受资产缩水的同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托管费却双双上涨。根据天相统计,6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合计达到14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9%,平均每家基金公司收入在2.48亿元;托管银行托管费收入26.2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
上半年市场呈现单边下跌趋势,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也成了“双刃剑”。华夏、易方达、博时等一线基金公司因管理资产规模庞大,成为亏损重头。华夏旗下基金,净亏损为403.99亿元,其次,易方达、博时旗下基金分别以392.26亿和248.07亿的亏损额位居其后。但根据28日披露的中信证券半年报,华夏基金上半年实现基金管理费收入16.24亿元,较2009年同期增加28.85%。在早些披露的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半年报中,易方达、博时分别实现3.79亿元、3.28亿元净利润。
只重规模 公募基金招不满
很明显,让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基金管理费提成比例政策。在此项制度安排下,基金公司的赢利首先由基金规模决定,而不是靠基金经理是否为基金持有人赚钱来衡量。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市场有多熊,基金公司都在乐此不疲的发行新基金的原因。
基金公司的旱涝保收的经营方式已经引起投资者的极大不满。自从半年报出台后,网上的基金吧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听的话送给基金公司,记者看了下,像“基金公司投资业绩这么差,还有什么脸拿巨额管理费”“基金公司天天吃肉,我们小散连汤也喝不上,鄙视之”这样的评论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了。一位基民还发帖称,“投资两只基金三年了,基金经理也不知道换了几个,净值愣是从没整上过一块钱,自己一分钱没赚到,基金公司倒是轻轻松松的赚大钱。老子不跟你玩了,'杀鸡’自己炒股去了……”还有媒体发表评论称,“公募基金从投资业绩和职业操守上比较还不如一个小保姆……”
私募基金 用业绩证明自己
就在公募基遭遇投资者、媒体口诛笔伐的同时,公募基金的竞争对手私募基金却开始凭借良好的业绩崭露头角了。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近1年以来,大盘下跌超过10%,仍有158只私募基金获得正收益,其中30只基金获得超过20%的收益。近2年以来,在大盘仅上涨20%的情况下,有7只私募基金收益率超过100%。私募基金已用业绩充分证明了自己获取绝对回报的能力。
另外,在2009年8月4日市场创造阶段性高点之前成立的288只私募基金(仅包括管理型)中,共有15只基金在最新一次公布的净值中创出了新高,占比为5.21%。在这15只基金中,向来以稳健著称的星石占据6席。该基金在过去一年内,仅有2个月出现单月净值下跌,最大下跌幅度仅为0.45%,其风险控制能力可见一斑。另外一只私募产品新价值2期自去年8月以来,净值已上涨43.36%。好买基金表示,在近一年多以来市场震荡的格局下,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的能力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能够及时止损,避免损失扩大,或者保持轻仓策略躲过下跌;在市场反弹时能够迅速加仓,获得反弹带来的收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