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兑现周小川5年前的承诺
本报记者 贺江兵 北京报道
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将在上海和香港先后上市,农行上市标记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步入新阶段。
农行上市后,中国汇改将大提速;同时,汇改也倒逼了农行上市提速。《华夏时报》记者发明,央行始终控制着汇改主动权,按照既定长远目标有条不紊地推动。汇改受制于农行改革,这是因为,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年7月23日接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专访时明白表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完成改革是汇改的前提。“改革是很敏感的事,需要国内宏观经济比较稳固,同时,汲取亚洲金融风暴的教训,需要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比较健康。所以,中国一直想在改革的次序安排上先抓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使之确实有本质性的改良。”
现在,随着农行的即将上市,周小川所说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本质性进展后,接下来就是央行推动汇改的时间了。今年的6月19日,央行发布将重启国民币汇改。“进一步推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国民币汇率弹性。”
现在也不难懂得农行动何必须在7月中旬完成IPO了,一方面是汇改倒逼农行尽早上市,另一方面亦是农行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庆幸的是,当央行发布“二次汇改”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引领全球市场大涨。
汇改倒逼
农行上市加速
如果说,央行这次进行的汇改源于外国压力——重要是美国的压力而进行的,或者说为防止在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上诸国施压国民币升值,被迫升值。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还有人记得周小川5年前和3周前的讲话,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月初,周小川在20国团体会议上接收媒体访问的时候说:“中国的退出机会,重要还是考虑到国底细况。”
央行在推动汇改时同样重要考虑的是国底细况,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是汇改的必要前提。周小川在2005年7月23日进行第一次汇改的时候,接收央视采访的那番表态,已经制定了二次汇改的时间表,即: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立即进行二次汇改,或者说,汇改提速。
惟一能将农行上市点与汇改时间点做到完善平衡的是中国国民银行,即央行。
早在2003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分管金融的副总理,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国民银行总行,央行行长周小川兼任办公室主任近七年。
自那时算起,农行的股改一波三折,股改计划经历了多次修正,2007年,农行主动承担支农重任,并在部分省市试点。同年,国务院原则通过农行股改计划。
由于农行股改时间漫长,在必定程度上耽误了汇改。
央行力保汇改
和农行IPO成功
最近一个月,央行不仅仅未压缩市场流动性,反而大笔大笔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显然,是为农行上市供给资金保障。
6月19日,央行发布将重启国民币汇改。国民币升值的预期被调动了起来,周一即21日,金融和地产股暴涨,随即拉动大盘大幅上涨,上证综指全天大涨72.99点,涨幅为2.9%,A股上涨带动了香港和周边市场大幅上涨,也带动欧美股市上涨。
已经被严重低估的银行股呈现一丝曙光。如果银行股在农行上市之前依然被打压,很难保证农行能卖出好价格。信任央行还会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影响市场。
对于二次汇改,瑞银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汪涛的解读是,国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而不是国民币汇率将大幅重估。她个人认为,国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进行一次性升值,甚至不会呈现很多市场评论人士等待的2%-3%的象征性重估;国民币的升值幅度将会是温和的;国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包含双向变动的风险,波动幅度将有所扩大(但幅度仍会得到把持,以下降对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