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民币兑美元破6.8,外界对国民币将缓慢升值的预期不改。
那么,在国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投资者该如何打理好自己的钱袋?
弃美元欧元留商品货币
尽管国民币升值影响面颇多,但最直接收冲击的当然要属本外币现钞现汇了。
国民币升值对以国民币计价的资产构成利好,不少市民考虑将外币换成国民币。不过,理财专家表现,我们常谈起的国民币升值是针对美元而言,并非所有外币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贬值。事实上,2005年汇改至今年一季度,国民币兑美元升值21.24%,但同时国民币兑日元依然贬值0.49%。
显然只要持有的外汇较美元强势,便可抵消国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澳元和纽元等今年走势一直较强的商品货币便属此类。从周一外汇市场亚洲交易时段可以看出,国民币汇改消息发布后,澳元/美元最高攀升近1.9%,至一个月高位0.8858,纽元/美元大涨至五年高位0.7139附近。多数亚洲货币也走高。
相比澳元、纽元等商品货币,欧元、英镑等近日兑美元走强的货币的投资价值略显逊色。当然,如果欧元、英镑等其他货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大于国民币的升值幅度,持有相干币种依然可以获得必定的正收益。但这种情况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产生。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建议,欧系货币一两年内基础是烫手山芋,而美元在国民币缓慢升值的背景下最好结汇。
挂钩国民币理财产品有优势
国民币升值无疑也会让国民币理财产品受益。
渣打银行二季度宏观形势报告预计,一年内国民币兑美元将升值3%。上述股份制银行分析师表现,按国民币年升值3%盘算,购置相应的理财产品除可以享受其本身获得的收益外,还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附加收益,这是其他币种理财品所达不到的。目前,国民币一年期保本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在3%-4%,按照兑美元一年升值3%的预期盘算,现在用美元资产兑买国民币理财产品,一年后获得的实际收益将在6%-7%。
市场对国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将让其他与国民币挂钩的金融资产受到热捧。如果国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渐扩大,银行可以借助交易平台建立一些国民币汇率挂钩产品。此类结构性产品可以通过建立保本产品,帮助投资者通过汇率波动获取收益,以及平衡汇率风险。招商银行的理财分析师王华表现。
据懂得,包含港交所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表现,近日正安排推出国民币产品。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梁高美懿近日公开表现,该行正在安排于今年年内推出国民币保单、债券等投资产品。中银香港旗下的中银人寿也指出,盼望能够在短期内推出以国民币计价及结算的寿险产品。
谨慎投资QDII
从理财市场来看,国民币升值对QDII构成直接利空。
理财专家表现,如果国民币升值了,由于有汇兑丧失,或多或少会侵犯QDII的投资收益。对于投资海外股市的QDII,如果预测收益大于汇兑丧失部分,那么,可以持续保存QDII;反之则赎回为佳。对于投资海外债券市场的QDII,如果预期的收益程度与国民币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相差不大,或不及国民币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应当及早换成国民币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
QDII自面世以来,表现一直差能人意,据普益财富不完整统计,在不考虑国民币升值的汇兑丧失条件下,目前运行期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QDII理财产品有29款,平均累计收益率为-3.39%。而运行期在2年以上的QDII理财产品共182款,平均累计收益率为-13.36%。当然,从疏散风险的角度来看,如果QDII投资收益高于国民币升值幅度,仍具备必定的投资价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