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部:系统清算房产闲置土地唐骏回应学位门:不是作学问的人彭氏家族联手高盛 3年160倍收益贾宏声坠楼亡 曾与周迅相恋(图)组图:世界杯球队战术爆笑图解[微博]麦当劳的危机公关十分了得
- 基金经理人才紧缺 货币基金经理跨界管股基
- 马德伦:加大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力度
- 辰欣药业800万元购车补贴奖励企业管理技术人才
- 湖南高速招商引资乱象:一次招商国资流失7亿元
- 野村拟起薪54万日元招揽全球金融人才
- 尚福林:证监会将为资本市场创新供给人才保证
平移后遗症
2008年,瑞银开端招兵买马,充实队伍。ManKeep Group人力资源咨询公司高级顾问李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瑞银的国际品牌与其相应的国际平台,加之明显高于内资券商的薪资标准,对寻求职业突破的投行骨干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当时,瑞银对心仪的人才,无论在职位、薪资、后台支撑上都厚遇有加,终于吸引一批投行精英参加,其中就有中银国际投行部副总裁陈兴珠、中金公司投行部履行董事张奋等人。
在队伍充实之后,此前银河证券团队平移的后遗症渐渐浮现。
“外面来的人,基本叫不动银河的人干活。”瑞银一位投行部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当初随赵驹从银河来的团队,大多数已经升任董事等较高级别职位,对于外聘来的新负责人,他们并不服从,经常直接向赵驹汇报工作,造成外聘的业务负责人无法与银河团队出生的下属直接沟通的局面。
内部人士说,新进的负责人多负有开发客户的义务,而开发成功的客户却经常被银河团队全盘接收。
而在客户看来,瑞银在争取项目时所做承诺与履行项目时的表现经常有出入,因此一些客户对瑞银的信任度逐渐下降。对于新进人员而言,他们承担了风险与压力,但是努力成果通常与自己无关。对银河团队而言,由于可以坐享其成,积极程度下降,在项目履行过程中,难以满足客户的请求。
李明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投行范畴的人员在跳槽时通常盼望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个观点也受到其他投行猎头认同。北京智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猎头顾问李嘉认为,公司的气氛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而人员一般会向有竞争力的公司流动。他认为,内部人事关系复杂是下降公司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这几天我经常接到猎头电话,银河团队拉帮结派经常被猎头作为劝我跳槽的理由。”瑞银投行部一位董事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据记者懂得,2009年中至今,相继加盟瑞银证券的陈兴珠、张奋等多位履行董事及以上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陆续离职,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失更为频繁。
瓶颈所在
其他外资券商大举进入中国与本土内资券商的崛起,是瑞银的外患。
近年来,高盛、德意志、瑞信、麦格理等外资投行纷纷进入中国,人才需求茂盛。本土内资券商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在本土客户网络、承销渠道与政府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浮现,进入快速发展期,也对人才需求宏大。
曾因兖州煤业、五矿团体海外收购交易而名震业内的瑞银海外收购小组,如今分崩离析。“只留下一两个分析员,其他人都走了。”瑞银投行部人员流露。分析员是瑞银投行部级别最低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刚从校园招聘而来的新人。
投行部的三个业务小组也丧失惨重,尤以三组情况最为严重。根据瑞银内部人员介绍,三组人员除了组长丁晓文及其几个“老银河”部下,其他的人“几乎没有留得下来的”。
在该人士看来,如今的瑞银,能够开发客户的人与懂得保护客户的人纷纷流失,只剩下了“一个数年前的银河班底”,而如今客户对于投行的请求越来越高、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因此,瑞银的市场份额不断丧失是情理之中的。
一位长期从事券商研究的分析师表现,瑞银在刚进中国时,同时盘踞了内资券商的客户网络与外资投行的品牌号召力优势,因此取得快速发展。但其反面却是:外资投行的品牌使得瑞银不愿屈尊下降费率,在价格上无法与内资券商竞争,但是内资券商通常具有的销售网络优势,瑞银因其外资背景而缺乏。
他认为,瑞银现在正面临着发展中的瓶颈,能否突破困境,殊难预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