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处所财力成了制约农业险发展的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民保险团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在2010年“两会”上提出,农业大县都有较强的保险需求,但是往往经济落伍,财政资金紧张,难以承担保费补贴。甚至有些基层政府为了减轻自身财政配套累赘,限定农业险的品种和承保面,形成了农民有需求,但是农险无法承保的抵触。
对此,吴焰建议,取消市县财政保费补贴的配套请求,进步基层政府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保险笼罩面。
此外,《农业保险法》的缺失也成为深层次制约该险种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2004年起步,中国的农业险获得了必定的发展。但是,在赔付率、承保品种和建立巨灾基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以2008年雪灾为例,全国直接经济丧失为1516.5亿元,但是农业险赔付仅为6629.6万元,笼罩率仅有4%。由于农险业务开展缺乏相应的支撑,目前对农产品(000061,股吧)的承保也是按照成本价格而非市场价格,保障的力度有限。
此次南方洪灾又给农业险敲响了警钟。由于遭遇洪水袭击的省份,大部分的农业险都处在少数试点阶段,尚未大面积推行,农民救灾大部分只能依附政府的赈灾款。
针对这种情况,庹国柱认为,农业保险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牵头,相干部门参与,给出扶持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例如,免征农业保险所得税;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险的补贴比例;取消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配套;建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基金等。这样才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模式。
保险深度
是指保费占某行业生产增加值的比重。反应在这个行业中保险的地位和发展速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