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永远是股市上涨的助推器。上证指数自2319点阶段性见底以来,一路狂飙,A股赚钱效应再现。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券商自营资金、公募基金以及民间资本的动向,虽然无法准确进行增量资金的额度统计,但是各路资金纷纷进场已是不争的事实。

- 楼市货币战斗:信贷不紧房价不跌 少林寺申遗成功 年收入谜团未解美国困境:1120万套房困住2万亿 禹晋永圈地1500亩投资原是假项目 库存转移培养钢市虚伪繁荣[微博]国美争取案99%是这结局
- 市场饱和 国内外鞋服品牌竞争加剧
- 济宁加强与山东省科学院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
- 恒指反弹未完 调整过后可望上试18600点水平
- 油价新机制框架不变 改革思路正在论证
- 欧债危机或将深化 市场进入震荡格局
- 肖磊:大宗商品价格不怕欧债崩盘
- 9月百城住宅均价今年首降 分析称3个月内不会暴跌
- 团购市场开始洗牌 全国性团购网站明年或仅存5家
市场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持续性上涨之后,虽然不甘心回头,但已经有了盘整的需求。对于后市,综合多方观点可以得出,在市场流动性良好、新增资金蠢蠢欲动的情况下,指数或许会经历短期震动,但依然会再次走强。
时隔大半年,A股再现赚钱效应,市场渴望增量资金现身,这似乎也不是美丽的期望。“至少从目前市场反弹的情况看,机构是在增仓。”国都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翔作出了这样的断定。
进入7月份以来,A股市场大举反弹使投资者感到到,市场的中期行情正在逐步推动。在个股普涨的情况下,市场人气开端逐渐恢复,增量资金被投资者认定是使市场行情持续强化的重要推手。虽然目前尚且无法进行额度统计,但业内人士广泛认为,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券商自营资金、公募基金、民间资本等均已纷纷入场。
截至8月6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2658.39点,上涨1.44%。市场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持续性上涨之后,虽然极不甘心回头,但已经有了盘整的需求。不过,记者多方采访得出结论,在市场流动性良好、新增资金蠢蠢欲动的情况下,指数在经历短时震动后,依然会再次走强。
资金活泼推动市场向上
7月份是A股市场的狂欢节,全部A股大涨超过15%。主力也终于对个股的投资价值有了本质性的认可,近一个月以来两市资金的净流入便是主力重返市场的最好证明。
记者利用大智慧数据进行统计,自7月1日至8月3日以来,两市主力资金流入约1.64万亿元,流出约1.61万亿元,净额流入约300亿元,成交量3.53万亿股。在此期间,银行、房地产等板块主力资金流入居前,分辨为56.65亿元和43.65亿元;而在板块资金流出方面,医药板块成为资金重要的流出范畴,主力资金流出达3.58亿元。
相干板块的市场表现也基础与资金的流向保持一致。大盘蓝筹股表现抢眼,尤其是地产股,在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情况下,近一个月的板块涨幅达到23.23%。此外,交运设备、建筑建材、采掘、化工也明显取得超额收益。不过,遗憾的是,银行板块的资金流入额度虽然居于首位,但因受融资压力影响,银行板块表现并不抢眼,上涨幅度仅为12.2%,落伍于大盘。
“上半年4.63万亿的信贷投放,加上银行信托资金投入,全部经济体的流动性并不紧张。由于政策放松预期仍然存在,市场经过几个月的持续下挫,估值也已进入相对较低程度,中报也是良好的支撑,这些成为资金在7月份深度介入市场的重要原因。”宏源证券(000562,股吧)研究所副所长唐永刚如是分析。
增量资金来了
无风不起浪,无资金便不上涨。
增量资金到底有多少已经进入股市?“市场应当是有新增资金,但是毕竟新增多少,不好说,也不知道,社保、险资、自营也相应有新增资金入场,但还不能说是大举入市,只能说是加仓。”北京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私募人士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目前,已经颁布中期事迹的公司超过300家,其中与社保基金有染的个股超过50只。更有消息称,7月份,社保基金新增资金总额约30亿元入场,7月6日就已经全部到账,资金到账后,各受托管理资金的基金公司迅速完成了建仓。从目前颁布中期事迹的情况来看,二季度社保基金新增持的个股重要集中在商业零售、医药以及新能源范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