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预计下半年资金紧缺状态将成为常态,通胀压力也将逐月减轻
根据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5月末,M2同比增加2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M1同比增加29.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5月M2、M1之间“倒剪刀差”为8.9%,较上月有所回落。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认为,受贷款增速回落、财政存款大幅增加(当月财政存款增加3843亿元)的影响,货币供给增速有所回落。
推荐浏览
房价拐点望四季度呈现
- 外来生物入侵两天丧失上千亿SOHO中国被指成烂尾楼二道贩子张志忠案:神秘雅宝路女人浮现华夏理财产品挂巴菲特零收益地铁里出没的超级极品(组图)奇怪海地墓地现古人类遗骸(图)
- 基金经理人才紧缺 货币基金经理跨界管股基
-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将在巴黎召开 全球经济失衡成为首要议题
- “十一五”服务业提速发展 成为济宁经济发展新引擎
- 中国平安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 9月2日复牌
- 中国高铁经济初露端倪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深交所:内幕交易成为证券监管主要矛盾
- 金价创七周新高 五大因素成为价格走高推手
- 日媒披露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或将有20%成为坏账
而他同时指出,当月新增M1仅为2590亿元,较3、4月份回落较大(3、4月新增M1分辨为5110亿元和4511亿元),表明企业活期存款增加不多。而考虑到M1与企业经营运动密切相干,需要予以密切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郭济敏认为,由于去年放出大批流动性,目前的资金紧张状态是央行乐于看到的,而预计下半年资金紧缺的状态将成为资金面的常态。
作为我国流动性发明的两大道路——贷款和外汇占款——都在呈现降落趋势。新增贷款比4月回落千亿元,只占到打算全年信贷目标7.5万亿元的十二分之一略高;在5月出口同比增加50%、顺差大为增加的情况下,热钱流入减速甚至有热钱流出的迹象,市场预计外汇占款将大幅降落。
中信建投认为,在此条件下,M2和M1增速降落,通胀压力也将逐月减轻。
从资金面来看,银行系统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不再。自5月下旬以来,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频创新高。由于金融机构超储率已经降至历史低位,欧债危机和国民币升值预期减缓带来的资金流出压力,资金面紧张局面呈现。
市场预计,M2同比增速自2009年11月达到29.74%的峰值后,一直保持逐月降落趋势。随着信贷增速的下滑,M2未来仍将持续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继4月存款增速放缓之后,5月份存款搬家现象凸显。
根据央行颁布的数据,5月当月国民币存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少增25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0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872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843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025亿美元,同比降落1.7%,当月外币存款减少19亿美元。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一位人士表现,由于银监会对商业银行6月末贷存比的请求,目前部分银行增加存款的压力较大,尤其是超过75%监管红线的几家股份制银行。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不少中小银行纷纷展开“吸储大战”,存款部分从大行分流至中小银行,这也导致资金市场上国有大行从资金融出方变为融入方。
根据央行数据,4月四大国有银行国民币各项存款增加524亿元,在全部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中占比不到5%,而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还超过五成,但4月中资中小银行存款增加则明显加快,“存款搬家”迹象明显。
据中金测算,自5月10日第三次上调存款筹备金率后,商业银行超储率降至1.5%左右,大银行超储率甚至可能低于1%,这使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量降落。
另外,由于5月新增贷款较上月降落,使得相应的派生存款增加也不多。
而对于外币存款的减少,中信证券上述人士表现,目前国民币升值压力减缓;严格的房地产政策出台后,部分境外基金看空中国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避险需求,资金流出压力加大。
数据显示,由于新增贷款范围的回落,国民币贷存比略有降落。5月国民币增量存贷比为59.2%,比上月下降6.39个百分点。国民币存量存贷比为66.58%,比上月微降0.12个百分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