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招行私人银行人士提示,“投资者在购置这类到期收益率不能断定并且盘算较为复杂的产品时应当要进步注意,银行本身由于也比较难以把握这类产品的到期收益率,虽然很多产品都是到期保证本金,但投资者应当尽可能地选择此类产品较为短期的理财期限以保证资金不会付出太多的机会成本。”
银行只讲最高收益率“蒙混倾销”,投资者需详细懂得产品的其他重要元素
“客户在购置理财产品时最关心的就是到期收益率,对于一些有断定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往往有许多理财经理只会告诉客户最高的预期收益率,这从必定程度上确实干扰了客户选择理财产品。”一名不愿流露姓名的国有银行广东分行总行营业部高级理财经理表现。
其实在这14款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里,像农业银行、平安银行与深发展分辨共推出的6款产品在产品成立前是有明白预期收益率的,但无一款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最高收益率。
农业银行推出的2009年第4期“金钥匙汇利丰”国民币理财C款与2009年第4期“金钥匙汇利丰”国民币理财D款在产品成立前就向投资者公告了预期收益率分为2.2%与2.5%,但到期收益率却为0。
“结构性产品一般都会设有标的物表现价格的触发上限及下限,如果能在理财期限内未涉及上限与下限,则一般能够获得预期的最高收益;如果跌破下限,银行就会提前终止该款产品的运作,投资收益率为零。”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表现。
平安银行深圳一支行主管零售副行长表现,“我们在销售中发明有许多投资者认为保证本金就天下升平,购置产品时存在必定的盲目性,而疏忽了其中产品的收益率盘算与挂钩标的物的相干懂得与表现。所以投资者在购置前除了听取理财经理的详细介绍外,还必须自身对产品重要的元素进行懂得,以免到时候得不偿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