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谢晓东说,《大明劫》拍完后拿到美国给同行看,问多少钱拍的?“我说500万美元(3000万人民币),人家说,真牛逼!”但后来再接受采访时,谢晓东改了口,“制作成本是1800万,加上宣发总共2000多万。”为什么虚报呢?“当时如果说的太低,观众都不去看了。”在做惯了低成本电影的谢晓东看来,一部古装片,如果对外界把预算报的太低,观众就会怀疑电影品质不好。
《美姐》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部制作成本仅100万左右的新人导演作,又是农村题材,怎么卖呢?发行团队找到了一个自认为能引起主流观众喜欢的宣传点——性。在这部电影中,“性”是一个隐含的主题,主人公铁蛋儿从小迷恋邻居俏妇美姐,长大后因命运安排,先后与她的三个女儿发生或喜或悲的爱情故事。
为了引起关注,片方刻意放大其中的“性”元素,还专门拍摄了和“性、释放”有关的宣传片,并制作了“裸女版”海报。但结果证明,这些都没有用。相反地,这种做法还造成一种误导,让不了解影片的观众认为,影片是在卖弄农村情色,大大降低了电影的格调。实际上,《美姐》是一部内容丰富,故事性和文化内涵兼具的独立佳作,受到诸多业内人士的好评。
不要硬着头皮进商业院线,建议蹲点做长线
如此环境,独立电影人应该怎么办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的市场,还没有到独立电影可以卖座的时候。”他建议,还在做独立电影的人,要想生存,先不要碰大制作,可以从小成本起步。拍的片子,在进入主流院线前,一定要三思,“你的题材是不是主流观众喜欢的?如果不是,就不要硬着头皮上,花冤枉钱去做营销。其实,小成本独立电影可以卖版权给电视台、视频网站,争取能收回成本,然后再有机会做下一部,等待市场更成熟。”
那么,“如果我一定想要我的电影在影院和更多观众见面呢?”
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生部主任李迅曾建议,像《美姐》这样的片子,应该效仿国外独立电影的发行模式,“蹲点做长线放映”,比如《我盛大的希腊婚礼》,曾经在北美陆陆续续上映了一年,最终收下超过2.41亿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近3.69亿美元(预算仅500万美元)。另比如,贾樟柯的电影在法国也是这种放映模式,一年多周期,时不时少量放映,让想看的观众有得可看,最终累计也会收获不错的票房。
相关阅读:
从《大明劫》看中国独立电影人的生存技
"美姐"再被专家评为年度最佳 王全安盛赞新人导演
万箭穿心:一部关于磨难的好电影及它经历的磨难
(编辑:哈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