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最著名的电影制片厂——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日前传来重大人事调剂,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作协主席何世平被正式任命为峨眉电影团体董事长、党委书记、峨影厂厂长。导演李康生不再担负峨影厂厂长和峨影团体董事长。峨影重组众人注视,而站在今天的峨影厂区内,似乎能够听见破旧的厂区发出的喘息声,沉重而无奈。记者近日访问峨影“新掌门”何世平,以及该厂资深化装师、演员剧团团长等老峨影人。连年的亏损、人才的流失、民营影视公司的竞争……都是摆在刚刚走马上任的何世平眼前的难题。他自言深感压力,步步谨慎,除了在宏大的蓝图中施展抱负,更棘手的是解决峨影厂眼前的艰苦。
峨影印象
红砖房墙面斑驳 摄影棚铁门紧锁
很多人并不知道,曾经光辉一时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以一种不起眼的姿势悄悄坐落在成都清江东路旁,绿色植被掩映着这块相当于8个足球场般大小的电影厂。往里走,杂草丛生的泥地旁坐落着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砖房,大部分墙面斑驳。最让峨影人引认为豪的两个大型摄影棚铁门紧锁,曾经喧闹的道具车间、服装车间里,大部分办公室木门反锁,整栋几近被放弃的楼房散发着股股霉味,只有一两个管理员,喝茶聊天看报纸,安闲地等着中午11点下班。站在这里,时间仿佛被静止在了90年代初的中国。让人很难想象它曾是中国电影界的主力之一,拍摄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内当家》、《被告山杠爷》、《鸦片战斗》、《红衣少女》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电影,而潘虹、朱琳、张丰毅、孙敏,雷汉、颜世魁、李萍、傅丽莉、廖学秋等很多著名的演员出自这里,他们都曾是峨影演员剧团的中坚力量。
峨影盼望
沉睡的雄狮即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当年,
甄子丹都来峨影厂拍片
在峨影厂,记者见到了在电影世家出生的李桦(化名),她的母亲也曾经是峨影厂老化装师。李桦对峨影厂有很深的情感,她也亲身见证了峨影厂曾经的光辉。上世纪九十年代,峨影厂经历了它最火红的时间。当时的峨影厂有1000多人,一年能出八、九部戏。李桦回想,当时每日都会到厂里上班,即使没有拍电影,同一团队的同事都会在一起交换经验。那时,每个车间的大门都打开着,同事们热烈地讨论业务。而到了拍戏的日子,峨影厂更是热烈,两个摄影棚都会被有效地利用,而造型间直接就会被当作艺人化装室应用。“当年,甄子丹都来峨影厂拍过合拍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峨影和国产电影一样步入了低沉时代,最艰苦的时刻甚至连工资都快发不起。2000年后,院线制兴起,但聚光灯下的美丽似乎全被四川的院线占去,而作为电影制作企业的峨影厂并没有为参股的峨眉院线公司供给太多的影片。中国西南的电影制作雄狮睡着了。
如今,
保持幻想就是保持成功
李桦告诉记者,厂里只请求职工每周二和周四签到,诸如化装师、道具等员工拿着60%的基础工资。李桦说:“现在我们化装车间只有不到10人,有一半特别优良的化装师几乎荒废了自己的事业,只有小部分的人还在保持自己的幻想,自己出去找戏拍。”李桦就是自己接戏的“北漂”中的一员,他们凭借自己在圈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源,每年能接到好几部电视剧,“但我还是想拍电影。”李桦遗憾表现,“如果不出去接戏,每月工资只有835元……”
何世平上任给了职工们新的盼望。李桦说,最近,新厂长曾组织大家在峨影厂的标准放映间中集体观看国外经典的小成本制作电影。她回想道,当时何厂长说,“一个电影厂不能没有自己拍摄的片子,所以你们都不能荒废自己的业务。”对着这片自己曾挥洒过青春和汗水老厂,李桦感言,“我信任它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