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最终有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华西都市报 从唐山到北京再到香港、广州,为了《唐山大地震》冯小刚带着全阵容——徐帆、张静初、李晨、张子枫、张家骏等主创人员快马加鞭四处宣传,将掌声和泪水收入囊中。今天,冯小刚将携剧组成员来到成都。7月12日,该片在唐山首映时,主办方安排了100个医疗急救人员,4辆急救车。不过,最后并没有派上用处,毕竟唐山大地震是34年前的事情了,而该片即将在成都放映,成都观众筹备好了吗?有心理专家建议灾区观众现阶段最好先别看这部电影,对此,昨日,身在武汉的冯小刚接收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表现,“《唐山大地震》拍出来就是盼望能达到一种疗伤的目标,疗伤的对象就是在大灾害中经历过苦痛的人们。”此次,冯小刚将自己四川行的首站定在了地震重灾区——德阳。据悉,该片将于21日24:00在全国引爆。
重返灾区安排慈善专场
《唐山大地震》香港点映,引爆观众泪腺;广州点映,观众哭声一片,而当晚票房突破10万元大关,破去年在同一地点放映的《建国大业》(7.2万元)国内单片单场票房纪录。去年处暑时,冯导曾在汉旺顶着酷暑拍摄了影片的结局——汶川大地震救济,当时真情流露且不惧炎热的群众演员让他至今难忘。今天回到四川,冯小刚特意将首映礼定在了当时的灾区德阳,并将与灾区群众面对面。据悉,此次在德阳东方影都举办的“慈善专场”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既有灾区群众,也有抗震救灾中的好汉们——武警、消防、医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冯小刚:“盼望四川观众能懂我。”
前不久有心理医生建议:“由于汶川地震刚过去两年,很多灾区大众心中的暗影并未完整驱散,所以灾区有些观众现阶段最好先别看这部电影。”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冯小刚,对这一问题他如此说明:“《唐山大地震》拍出来就是盼望能达到一种疗伤的目标,疗伤的对象就是在大灾害中经历过苦痛的人们。”
昨天,冯小刚率《唐山大地震》主创人员转战武汉,听得出冯导声音有些疲惫。听到关于灾区群众是否合适看《唐山大地震》的问题,冯导稍微沉默了一下说:“其实这是因人而宜的,每个人都会不一样。这部电影并不是撕开了别人的伤口就不管了,而是让人在悲伤之后能看到盼望和阳光。”冯小刚认为,这部“走心”的电影恰好对灾区的观众有疗伤作用,因为它的主题词就是“家庭”、“亲情”和“爱”。“这还不是我们经常说的心理干涉,‘干涉’这两个字有强势介入的感到。”冯导说:“真正经历过灾害的观众都应当明白我电影表达的意思,比如之前在唐山放映后果就不错,而这次来四川,我信任这里的观众依然能够懂我,我很等待能在明天等放完电影后,和他们好好地交换一下。
灾区少年:等待看《唐山大地震》
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静初扮演的方登以志愿医务人员的身份赶往汉旺,她亲眼目睹了一位压在废墟中的小女孩锯腿求生的悲惨遭遇。
汉旺东汽中学高二学生唐仪君就像电影中的那个小姑娘一样,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唐山大地震》也引起了他关注,这位阳光乐观的男孩说:“我很想和同学一起去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唐仪君说,冯小刚的《手机》、《甲方乙方》、《非诚勿扰》都看过,唐仪君特别说:“我们曾经经历过人生的最低谷,但现在已经挺了过来,没有什么悲哀再能压倒我们了,所以我不怕看这部电影。”唐仪君和其他地震致残的同学们参加了本报和艺术家周春芽联手发起的“五彩基金艺术助残打算”,近两年时间来,他们一直用手中的画笔来安慰心里的阴霾,拥抱五彩的明天。这个英勇刚强的大男孩说:“我们有时在一起画画的时候还经常聊起地震被埋的事情,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想,但没有一个人落泪或难过,所以这部《唐山大地震》也不应当会让我太难过,盼望我看的时候不会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