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半年价格走势分析
随着国家采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等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措施,部分行业过热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当前情况看,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有望保持安稳运行,社会总供求将逐渐趋于均衡,实现全年居民花费价格总程度涨幅3%左右是有基础的。具体看:
一是重要商品供给充分。国家储备粮食较为充分,大豆和食用油储备进一步增加,粮油市场供给是有保障的。生猪生产在前期过多的基础上逐渐调剂,5月底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分辨为4.34亿头和4700万头,较去年底严重供大于求(生猪存栏最高达4.7亿头)有明显改良,但仍高出正常程度。尽管下半年生猪价格可能季节性回升,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二是市场竞争和价格秩序稳固。目前总供求格式没有太大变更,随着政府采用一系列加强价格监管的措施,通胀预期明显削弱,市场竞争和价格秩序仍处于稳固运行。虽然企业成本增支压力较大,但受竞争格式制约,短期内不具备价格广泛、大幅上涨的条件。
三是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削弱。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投资、花费增加较为迅猛,对外贸易对经济增加的贡献率明显降落。近期我国进一步推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国民币汇率弹性;全额取消406个税号商品出口退税,这将促使我国进出口格式更加趋于平衡,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有所减轻。此外,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低于国内,也有利于克制国内价格大幅上涨。
四是价格调控才能不断加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财政才能、储备实力、进出口调节才能进一步加强。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国积累了2007年“双防”和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两个方面的经验,价格调控监管的才能明显进步。近期我委综合采用舆论领导、监督检查、储备吞吐等多种手段,平抑部分商品价格异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综合各方面因素断定,如不产生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下半年居民花费价格指数将在3%左右运行,10月份以后将有所回落。食品类价格将浮现阶段性、季节性波动。即7、8月份食品类价格持续降落,中秋、国庆前后季节性上涨,然后小幅回落,年末再趋升。居住类价格可能有必定幅度上涨,重要是处所理顺天然气等价格抵触,以及各地调剂最低工资和社保标准将促使家庭服务价格上涨。工业花费品价格仍将保持降落态势,重要是社会总供求格式宽松,上游价格上涨很难向下游传导。由于食品类价格权重较高,居民花费价格指数变动方向重要受食品类影响。
当前,要按照中央安排,根据经济形势变更,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稳固性,加强针对性、机动性,完善应用货币、财政、产业、进出口调节经济运行的措施,促使社会总供求基础平衡、货币供给量与商品和服务交易量基础平衡,努力稳固价格总程度。同时,把握好价格调控、价格改革的机会、力度,综合应用多种手段,合理领导市场预期,为经济安稳较快增加发明有利的价格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