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断供或为底部信号
上周,本报记者李良一篇《定投断供潮袭来》引发网媒纷纷转载。文中流露,某银行在过去三个月中,断供的定投账户占全部定投账户的比例由15%上升至40%;另一家银行6月份仍然保持扣款的客户仅剩五成。
从以往的经验看,定投断供往往是投资者经历了长期市场下跌、信心极度低迷的反应。据说上一次呈现定投断供潮是在2008年,大盘从6000多点腰斩再腰斩的时候。断供,等于割肉割在底部。
可见,定投断供和基金开户数据创新低一样,有时可以成为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场信号,在必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断定大盘是否进入相对底部区域。
当然,定投断供只不过是市场的外在表征,而非大盘见底的核心驱动因素。底部会持续多久,底部毕竟有多深,我们不是“章鱼哥”,没法正确断定。但是可以断定的是,现在断供不是个好机会。
定投断供本无可厚非,是不是要持续保持定投,取决于持有人自己对市场的断定,在不同市场形势下可机动取舍。如果市场估值高企,存在严重泡沫,果断中断定投,甚至全面赎回基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定投的一个特点在于,必定的资金投入,高点买的基金份额少,低点买的基金份额多,这样能有效摊薄成本。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后,定投者收益程度会明显高于指数。因此,若在市场低位放弃定投,等于放弃了摊薄投资成本的机会。
实际上,投资者之所以会选择定投,一个基础原因是对自己的主动投资才能缺乏把握,定投这一方法可以避免错误的选时。从这个意义上讲,既然开端定投,如果对长期趋势还抱有信心的话就不该轻言放弃,因为很可能你选在一个错误的机会放弃。
当然,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定投的方法可以适当改良。一是不要轻信基金销售机构所谓“长期投资”的忽悠。长期投资不能变成教条,否则很容易变成长期套牢。市场有价值就长期投资,没有价值不妨长期不投资。二是给自己的定投划个起止点。在市场价值中枢以下或者市场历史低位时保持定投,不预测底部的时间与深度;在市场狂热时结束定投。长此以往,虽然赚不到大钱,但想获得一个比市场平均程度高的收益应当是不难的。这不也合乎参与定投者获取稳固收益的初衷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