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蹚地产浑水却屡屡能摸着鱼的开发商,一个是战战兢兢热情有余钱包不鼓的买房人;一个是从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中嗅出商业意味的Stakeholder(利益攸关者),一个是随行就市被一浪一浪浑水卷起的泡沫裹挟得无所适从的准房奴。
在现实空间内,他们二者本无交集。但在北京乃至全国楼市几近猖狂而又忽遇调控严政的轮回中,他们都成了故事演绎的局中人,他们的关心也似乎渐趋一致。
这是关于两个人的楼市。
卖方市场的面目
楼市开端多少浮现出了一些股市的特征,不断定因素多了些。
在刘刚困惑于自己东六环的楼盘定价时,远在二环内崇文门附近蜗居的杨明发明自己失算了。
杨明供职于一家网络媒体。几年前他在崇文门附近购置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的单价还没有过万。那个地段,出行、购物都非常方便。但结婚后,他开端发明家里东西越来越多,房子有些显小了。
“我和妻子打算以小换大。”杨明的想法是,打个地段差,改良一下住房条件。
去年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北京楼市比较冷清。他考核后发明,把崇文门附近的房子出售后,能够轻松在三四环附近买一套80平米—90平米的房子。去年3月份,他把房子卖了。但随后,等他开端挑选新房子的时候,风云突变,市场行情开端产生翻天覆地的变更,房价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翻。
他之前卖房子的钱,迅速缩水,三四环地段的买房打算,开端越来越难以实现。
除了四处看房,杨明也谨慎关注着宏观政策的些微动向。在他看来,楼市开端多少浮现出了一些股市的特征,不断定因素多了些。他不盼望自己是高点进入,否则,涨价潮一朝撤退时,自己乍现“裸泳”之态不说,还会被牢牢套上房奴枷锁。
已经就义了二环内的好地位,所以杨明和妻子盼望新的房子能买在地铁附近。一开端他们并没有首选新房,而是一直在看二手房。几个房子看下来,因为对户型、朝向等不太满意,所以一直没出手。
“可是过了两个月,就已经不是我们在选房了。”杨明说,随着房价越来越高,中介公司看待他们的殷勤劲儿明显削弱。之前可不这样。最初时,都是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催着他们看房,隔三差五地就打电话告诉他们有新的房源。可那时候,他和妻子并不着急,只有周末才会去看看。
到了去年下半年,楼市逐渐露出卖方市场的狰狞面目,中介公司的电话也就更少了。甚至,不主动打电话询问,中介就不会主动推荐。有时,说好看一套房,但转眼就称被别人定了。
“那时候,我感到到有些不对劲了。”杨明开端揣摩,买房子不是件小事,花费也不是个小数额,市场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买房子?
于是,后来网上有关“政府高价卖地变相推高房价”的声讨,他也会跟帖。只不过,帖子上发过一顿狠之后,他还得和妻子四处打探合适的房源,伺机入市。
地价和房价乱套了
一个业务员带十几个客户看一套房。房子好,现场就开端加价,那场面像是拍卖。
“越涨越买,就怕今后再买会更高。”这是刘刚对北京购房刚性需求茂盛的原因归结。
但不妙的是,在杨明夫妇着手“以小换大”的时候,很多人开端炒房了。
刘刚回想,位于东三环双井的首城国际,去年年初单价1万出头,但转眼就成了两三万,而且还排不上号。那时候,一个号也能卖好几万,有炒房人雇人排号,也有人买了转手出售。
“倒房子的没有不挣钱的。”刘刚注意到,近一年来,在市场供给的金融产品中,只有房子是买了不会赔的。在这样的示范效应之下,很多没有买房需求的人,也开端蠢蠢欲动了。
对于市场的混乱,比刘刚牛上不知多少倍的地产大鳄潘石屹在博客里也不住地感叹,市场上土地的价格和房子的价格完整乱套了。今年3月15日的一次竞拍中,一块在大望京区、靠近五环的地,楼面价拍到每平方米27500元。潘石屹测算了一下,这意味着这个地处五环的楼盘,售价会畸形地达到45000元! 那个阶段,杨明亲身经历了买卖房屋的火爆场景。那时他去看二手房,一个业务员带十几个客户看一套房。房子好,现场就开端加价,那场面就像是拍卖。最终一套房子加十几万成交都不奇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