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外电最先报道了“京沪深杭全面停贷三套房”的消息。随即,在银监会的消息发布会上,官方毫不迟疑地辟谣说,“房价下跌60%压力测试”是假消息,而对“是否建议京、沪、深、杭地区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并没有正面答复。银监会的说法非常的“八股”:将“进一步”领导和监督银行严格进行房贷管理,《解放日报》评论说,这种答复让人浮想联翩。
好在各地的记者都闻风而动了。中新社很快便综合了京沪深杭这四城市当地媒体的报道,报道显示,目前京沪深杭等地银行确实已全面叫停第三套房贷。
《北京日报》报道说,该地记者访问了北京多家商业银行发明,个别对第三套房贷发放仍可“网开一面”的银行网点,昨日已全部停办。据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流露,由于接到银监会的口头通知请求严格履行第三套房贷政策,银行方面已紧急下令“一刀切”叫停第三套房贷。有意思的是,采访中有银行的“部分网点”表现,“刚刚接到停贷的通知”。
上海方面,《新民晚报》报道称,沪上商业银行的第三套房贷业务已基础叫停,截至8月6日上午,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明白表现接总行通知已暂停办理三套房贷,其他多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尽管没有给出上海分行层面的官方说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停办该项业务。
深圳曾经是最公开表现“尚未结束三套房贷”的城市,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转变。深圳媒体最近的探访中,来自银行信贷员和中介人士的答复完整一致:深圳地区三套房贷的大门已经“关紧”了。而当地有银行信贷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深圳银监局已经传出信息,下半年不仅从严监督履行三套房贷政策,而且将对二套房贷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检查。
杭州的《今日早报》报道,记者从各家银行懂得到,目前银行基础上都得到了总行的通知,全面叫停了第三套房贷。
京沪深杭,向来被视为房价的“一线城市”。有意思的是,“国十条”中对于调控对象的表述是“部分房价上涨过快地区”。而这一表述留下了一个宏大的政策弹性空间:哪些才是“房价上涨过快地区”?对不起,没说。
从接下来的一百多天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站出来声称,自己的房价“上涨过快”。这虽然与老百姓的感到迥异,但你不能指望白纸黑字的政策本身对各城市房价是否过高低断定。在这种情况下,调控总让人感到像便秘,不痛快。表现在三套房贷上,就是到处都是“根据情况来”。根据什么情况来?根据各地给自己的定义自说自话。
所以我认为,经过实地探访出来的“京沪深杭全面停贷三套房”具有的最实在的价值是:银监会或者说是广义上的“调控部门”是不是已经开端自己动手定义“房价过快上涨城市”了?如果是的话,虽然入围的四大城市本来就是“一线”,毫无意外之处,但对照国十条的弹性定义,这是一次最实在的警告:调控,还没动真格的呢!
本报记者 杨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