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的快速扩大意在金融市场,否与打算近期在A股上市传言有关?
4月29日,万达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销售事迹:商业地产、百货和电影院三大业务销售额达到161.8亿元;其中商业物业实现的销售金额达到152亿元,“北万达”的销量甚至超过“南万科”。外界已经将此举解读为准上市企业所作的信息披露演练。
据武汉万达一相干负责人流露,万达已完成了股改,进入了上市的申报程序,打算是今年,最迟是明年。当然,这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批准。
不过万达并非整体上市,拟上市的业务重要包含商业地产、高级酒店、高级公寓和住宅等。拟上市部分的业务中,以大型商业中心开发运营为主,现已开发的项目共有20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300多万多平方米。重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宁波、成都、南京、苏州、重庆等大城市。同时包含住宅、公寓、写字楼的开发和销售,以及五星级高级酒店开发与运营,其中,正在运营的酒店项目1个,在建酒店9个。而这些都将作为城市综合体组成的一部分。此外,万达还拥有物流等很多其他资产,但并不包含在此次上市资产当中。
中国著名房地产品牌营销专家陈真挚表现,每个公司都有其发展的战略,只要项目最终能够正常运营,就是成功的。”
他认为,虽然大连万达在全国大举扩大,表面上看确实存在不少风险,但这对万达的将来也许是有极利的。他表现,随着土地的价格上涨或是有些城市重要地块日渐稀缺,未来万达未必会拿到合适商业发展的地块。
事实上,如果不是2009年6月份万达团体第二轮私募范围、价格供给了一个作价标准,或许待万达商业地产正式登陆A股首日,又会演绎一出当年“许家印易主富豪榜”的反转剧。而第二轮私募消息一经放出,即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内地私募“两最”:一个是资金范围,打算募集40亿元,收到的确认函则超过400亿元;另一个是价格,每股17元。此外,入股的都是民营企业的大腕,没有一家国有企业。
一位接近万达的资深人士告诉《鄂商》记者,万达商业地产向来是资本的宠儿,2004年国内资本市场正处熊市,万达海外上市的念头刚刚萌生,摩根大通、里昂证券、摩根斯坦利、麦格理、瑞银等投行接踵而至。尽管最终其在IPO上接连遭遇两次波折:2007年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上市打算叫停,2008年经济危机下IPO渠道冰封。但这丝毫不会猜忌万达一经上市,即成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值最大的企业。
不过,此次上市万达要支付代价也不小。媒体报道称,万达与建银国际签有对赌协议,即如果万达没有在约定期限内上市,万达将溢价回购上述股份,同时,万达对于投资期内的事迹也做出承诺,若没有达到上述事迹承诺,万达将对投资方予以补偿。而建银国际的资金来自于信托融资。
分析人士认为,可能由于企业与出资方对风险评估程度不对称等因素,使得企业承担过多的风险。
很显然,继失意REITs后,万达别无选择,趁着后危机时代经济逐渐转暖机会,借助A股IPO支撑这座“商业地产王国”的扩大与复制,目前已几成定局。
相关阅读